sp; 所以把大笔钱财用于结交、攀附权贵,从而不但有官员为其撑腰和大开方便之门,还曾弄到一个“盐运使”的官职,使其在生意上愈发地风生水起,最终后来居上地超越了汪士衡,成为扬州第一大富豪。
历史上,黄应龙的孙子黄至筠在清朝乾隆年间成为两淮盐业总商,官居二品,是标准的红顶商人,掌控两淮盐业长达五十多年,使黄家的钱已经多到以千万两为单位,黄至筠光是修建一座私家园林就耗资600万两白银之巨。
郑家不是扬州本地的,而是徽商出身,几十年前,郑家在当时家主郑景濂的带领下举家从安徽老家迁到扬州,继而投身扬州的盐业等行业,郑景濂去世后,其子郑之彦继承了家业,在其多年经营有方下,郑家蒸蒸日上,逐渐超越本地户程家,现位列“扬州四大家族”第三。
郑之彦共有四子,郑元嗣、郑元勋、郑元化、郑侠如,来找夏华的郑元化便是郑之彦的三子。
大半个小时后,郑家距郑元化找到夏华的地方最近的一栋豪宅别墅里。
客厅里,郑元化大马金刀地坐在主位椅子上,端着一杯茶,掀开杯盖,轻轻悠悠地吹着。
夏华不动声色地坐在客位椅子上看着郑元化。
在慢条斯理地吹了一会儿茶水后,郑元化一边低着头用杯盖慢慢刮着茶杯一边看也不看夏华地开口道:“直说吧,多少钱?”
夏华问道:“是合作经营,还是直接买断秘方?”
郑元化轻轻地呷了一口茶水,眼睛仍然没看夏华:“当然是直接买断秘方。”
夏华单刀直入:“一百万两,不二价,现银。”
听到夏华的这个开价,郑元化悠然品茶的动作停顿住了,他缓缓地抬起头,直视着夏华,眼神和表情变化着,先惊诧错愕,然后仿佛听到一个冷笑话似的哑然失笑:“夏公子,你在开玩笑。”
“我没有开玩笑。”夏华非常认真,“白银一百万两,就把肥皂香皂的秘方卖断给贵府。”
郑元化真的笑了,他不紧不慢地把茶杯放到一旁,满眼哂笑地看着夏华,眼神就像一个长辈在满心无奈地看不懂事的晚辈:“夏公子,恕我直言,你的这个开价是完全不切实际的。”
夏华呵呵一笑:“郑三爷,您是做生意的老手,是翻云覆雨的大人物,在下虽身份低微,但也不傻。肥皂香皂的价值和长远而丰厚的利润,您清楚,我也清楚,我今天一天就赚到了四五百两呢!以贵府的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