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急了,但他们确实拿不出更多的钱:
“夏公子,你再考虑考虑嘛...”
“夏公子,我真的是充满诚意的...”
“夏公子,你我合作以后会赚得更多,你要把目光放长远点...”
夏华懒得搭理这些身家只是几万两级别的小商人,抬腿准备走人。
“哈哈哈...”一声长笑从人群后传来,众人顺声转头看去,看到一辆豪华马车在十多名精悍的大户家丁的护卫下缓缓而来停下,接着,从车里走出一个年约四旬、方面大耳、天庭饱满、双眼湛湛有神、体型富态的中年男子,
刚发出笑声的就是他,只见他身穿用上等面料制作的华丽而精致的衮衣绣裳,手上戴着多枚宝石戒指,腰间挂着一看就知不是凡品的玉佩,浑身上下无处不散发着财大气粗的气息。
一见此人到来,原本围着夏华卖力地鼓舌摇唇的一干小商人纷纷萎靡丧气地退散开了,个个满脸不甘但又无奈。
“夏公子,”那人昂立在马车上,笑呵呵着、居高临下地看着夏华,“可否到敝府一叙?”
夏华不卑不亢地问道:“敢问尊驾是?”
那人气定神闲地自报姓名:“鄙人郑元化。”
夏华心头哦了一声,真正的有钱人终于出现了。
扬州既是此时中国最繁华的地方,自然巨商富豪云集,有钱人的数量要大大地超过北京。扬州坐享京杭大运河的优势,商业、运输业、手工艺、娱乐业、服务业等都高度发达,这些行业催生了大批的富商,但真正的大头是盐业,盐商雄踞扬州有钱人的金字塔尖。
众所周知,盐业的暴利是惊人的,两淮盛产优质食盐,加上扬州的水路交通优势,使得淮扬成为全国盐商们趋之若鹜的黄金地带。
扬州盐商集团诞生于明朝万历中后期,到现在为止,由于发展的时间还不够长,其财势尚有所不及百年后清朝时,但也是不折不扣的富可敌国,他们基本上掌控了两淮盐业的命脉,一本万利、富甲天下。按照财势排名,扬州富商家族前四名依次是黄家、汪家、郑家、程家,合称“扬州四大家族”。
黄、汪、程三家都是扬州本地的豪门,家主分别叫黄应龙、汪士衡、程槚,此三大家里,汪士衡发家最早,程槚最晚,黄应龙虽晚于汪士衡,但他很懂得“官商一家,合作发财”“黄金万两,不如官印一颗”的道理,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