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城北万岁呼声振(1 / 6)

    第五十一章城北万岁呼声振(第1/2页)

    城北汉营南数里,汉军的封锁警戒线之后,一处丘陵后的疏林间。

    连日来,每当夜深人静,便有成队的汉军兵士悄然潜入林中,同时,又有满身泥土、疲惫不堪的兵士默默走出。两拨人马在黑暗中无声交接。原来在这片林中,藏着一处地道入口。

    这地道入口的位置,乃李善道亲自选定,几经斟酌。

    首先,在汉军能够完全控制的警戒线以内,确保不会被魏军的斥候察觉;其次,背靠丘陵,林木掩映,更增加了隐蔽性;再者,土质不很坚实,也不疏松,利於掘进与支撑,不易塌陷。当然除此三条外,还有很重要的一条,这里距离魏军城北的营地不是很远。

    却这几日,不论对城西魏营的进攻,抑或城东魏营的“主攻”,其实都是为了掩人耳目而设下的佯动。真正的杀机,早已埋藏於这条昼夜不停,向前延伸的地道之中!

    魏军数万兵马,守一管城,即便士气已堕,要想短日内从正面攻破,也难见成效。

    是故李善道从一开始,就没想着单纯只用正面突破的办法,解决此战。

    而是在从白马出兵前,就已定下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以持续不断的猛攻消耗魏军兵力与意志,同时暗中遣派掘子军,开凿地道,直通魏军城北主营之下,做为奇袭之此策。

    负责挖掘渠道的掘子军兵士,非是其它部队,正是攻下河东南部诸郡后,自河东盐池所得的数千盐工。他们久习地底作业,精通土性。昼夜轮换作业,进展颇速。正如张升的禀报,地道如今已延伸将至城北魏营,再有几日,便可掘至预定位置。

    却地道入口,设在疏林的边缘,以木板为盖,上覆草皮与浮土,远看与荒地无异。

    掀开木板,一股混杂着泥土腥气、汗味和灯油味的沉闷气息扑面而来。

    一条向下倾斜的坑道入口就显露出来,仅容一两人弯腰通过。坑道内壁用粗大的原木层层支撑,形成牢固的框架,防止塌方。越往里走,空间略微宽敞,但依然需要佝偻着身子。

    坑道深处,景象与地面的寂静截然不同。

    这里没有战鼓与号角,只有压抑到极致的细微挖掘声。

    沉闷的刨土、粗重的喘息等声,在狭窄封闭的空间里回荡,形成令人心悸的节奏。壁上间隔插着松明火把,跳动的火焰提供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