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继电器?那得多少个?”
“一百二十个。”
“我去!”刘建国倒吸一口气,“这么多?接线不得接到手软?”
“所以需要你。”沈良拍了拍他的肩膀,“三个月时间,够不够?”
刘建国咬了咬牙。
“够!不就是接线吗,老子接给你看!”
王大山忽然开口。
“沈工,我有个问题。”
“您说。”
“西德人的连铸机,铸坯速度能到每分钟三米。咱们这个,能到多少?”
沈良沉默了几秒。
“一米五。”
王大山脸色变了变。
“这个速度,有点慢啊。”
“我知道。”沈良坦然承认,“但这是第一代产品,先保证能用,再考虑提速。”
王大山盯着沈良,半晌,叹了口气。
“行吧,先做出来再说。”
沈良扫视一圈,目光坚定。
“从今天开始,咱们就是一个团队。三个月时间,没有休息日,每天工作十二小时。谁有意见,现在可以退出。”
仓库里静了几秒。
刘建国第一个举手。
“没意见!干就完了!”
老张和王大山对视一眼,也点了点头。
“那就开始吧。”沈良卷起袖子,“今天先把仓库收拾出来,明天设备到位,后天开工。”
四个人撸起袖子,开始清理仓库。
废旧设备一件件搬出去,地面用水冲洗干净,墙角堆放的杂物全部清走。
忙到晚上七点,仓库终于初具规模。
刘建国累得一屁股坐在地上。
“我的妈呀,好久没干过这么累的活了。”
老张也气喘吁吁。
“小沈,今天就到这吧,明天再继续。”
沈良擦了擦额头的汗,点头。
“行,大家都回去休息。明天早上七点,准时开工。”
几个人陆续离开。
沈良最后一个走出仓库,回头看了一眼空荡荡的车间。
三个月。
时间很紧。
但他有信心。
走在回宿舍的路上,夜风吹在脸上,带着初春的寒意。
沈良抬头看了看天空。
星星很亮。
就像未来的路,虽然看不清,但总会有光。
回到宿舍,已经是晚上八点。
沈良简单洗了个澡,坐在桌前,摊开笔记本。
他需要列出详细的工作计划。
第一周:设备调试,人员培训。
第二周:加工关键零件,组装结晶器。
第三周到第六周:组装整机,调试系统。
第七周到第十二周:试运行,优化参数。
沈良在本子上写写画画,不知不觉到了深夜。
直到眼皮开始打架,他才放下笔,倒在床上。
睡前最后一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