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向明站起来。
“散会。老张、小沈,你们留下。”
其他人陆续离开,会议室里只剩三个人。
刘向明走到窗边,背对着他们点了根烟。
“老张,你跟小沈配合,全力支持他。”
老张张了张嘴,最终只是点头。
“是。”
“小沈。”刘向明转过身,烟雾模糊了他的表情,“我把宝押在你身上了。别让我失望。”
沈良深吸一口气。
“不会的。”
从冶金厅出来,已经是中午十一点。
老张跟在沈良身后,一路上欲言又止。
走到大门口,老张终于忍不住了。
“小沈,你真有把握?”
沈良停下脚步,转身看着这个年近五十的老工程师。
“张工,您在机械行业干了多少年?”
“三十年。”老张下意识地回答。
“那您见过多少次技术突破?”
老张一愣。
沈良没等他回答,继续说。
“每一次突破,都有人说不可能。但总有人做出来了。”他拍了拍老张的肩膀,“这次,换我来试试。”
老张盯着沈良的眼睛,半晌,重重点了点头。
“行!我信你一回!”
两人一起走向食堂。
食堂里人声鼎沸,到处是吃饭的工人。沈良和老张打了饭,找了个角落坐下。
老张扒拉了两口饭,放下筷子。
“咱们得先组建团队。”
“对。”沈良点头,“机械、电气、冶金,每个专业至少要两个人。”
“机械方面我来负责,电气可以找小刘。”老张掰着手指头算,“冶金就找厂里的老王,他在这行干了二十多年。”
沈良掏出笔记本,飞快记下这些名字。
“设备呢?”
“厂里有几台旧车床,虽然精度差点,但凑合能用。”老张皱眉想了想,“就是缺数控机床,有些零件靠手工加工不了。”
沈良放下筷子。
“数控机床?”
“对,西德人用的就是数控设备,精度能到零点零一毫米。”老张叹了口气,“咱们国产的数控机床,精度最多零点一毫米,还经常出故障。”
沈良在本子上写下“数控机床”四个字。
这确实是个问题。
但不是不能解决。
“张工,咱们自己改装一台。”
老张差点把嘴里的饭喷出来。
“改装?你知道数控系统有多复杂吗?”
“我知道。”沈良合上笔记本,“但咱们可以简化。用继电器代替电脑,手动编程代替自动控制,精度虽然上不去,但能满足基本需求。”
老张瞪大眼睛。
这小子是天才还是疯子?
“你......你真敢想啊。”
“不敢想,怎么突破?”沈良笑了笑,“西德人也不是一开始就有这些技术,都是一步步摸索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