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2 / 3)

了整整一个下午,沈良把设备的每个细节都记在脑海里。

晚上回到宾馆,沈良开始修改技术方案。有了实地考察的数据,方案变得更加具体和可操作。

“控制系统采用分布式架构...”沈良一边写一边思考,“每个冷却段独立控制,既降低了技术难度,又提高了可靠性。”

就在这时,电话响了。

“喂?”沈良接起电话。

“小沈,我是王教授。”电话那头传来熟悉的声音,“你的方案我想了一天,有几个技术细节想和你讨论。”

沈良精神一振:“王教授,您说。”

“你提到的智能控制系统,具体是什么概念?”王教授直接进入主题。

这个问题很关键。沈良知道必须给出一个既超前又可行的答案。

“主要是用计算机代替人工判断。”沈良解释道,“通过传感器收集数据,计算机分析处理,自动调节冷却参数。”

“这个想法很好,但计算机的运算能力够吗?”王教授提出核心问题。

“不需要太复杂的运算。”沈良早有准备,“主要是查表和线性插值,现在的计算机完全能胜任。”

王教授在电话那头沉思片刻:“这样说来,技术实现确实可行。”

“关键是要有好的算法模型。”沈良趁热打铁,“这需要大量实验数据来优化。”

“嗯,这是个长期工程。”王教授同意道,“但思路是对的。”

两人又聊了半个小时,主要讨论技术实现的具体步骤。

挂断电话后,沈良更加确信自己的方案方向正确。

接下来的几天,沈良几乎泡在首钢的车间里。他仔细观察每个工艺环节,记录各种操作数据。

“小沈,你这样下去身体会吃不消的。”老张看着满脸疲惫的沈良,有些担心。

“没关系,马上就要完成了。”沈良抹了抹额头的汗水。

车间里的工人们也都认识了这个年轻的技术员。

“听说这小伙子要改造咱们的连铸机?”一个老师傅议论道。

“能行吗?这么年轻。”另一个工人表示怀疑。

“别小看人家,我听张工说他的想法很厉害。”

工人们的议论传到沈良耳中,但他并不在意。他知道实力才是最好的证明。

一周后,沈良完成了技术方案的第一稿。厚厚一本报告,包含了详细的技术分析、工艺流程、设备改造方案和经济效益评估。

“张工,您先帮我看看。”沈良把报告递给老张。

老张接过报告,认真翻阅起来。越看他的表情越凝重。

“小沈,这个方案...”老张停顿了一下,“如果能实现的话,绝对是革命性的。”

“您觉得有什么问题吗?”沈良虚心求教。

“技术上没什么大问题,主要是投资太大了。”老张指着成本分析那页,“光是控制系统就要几百万。”

这确实是个问题。沈良在心中快速计算着解决方案。

“可以分期实施。”沈良提出建议,“先改造关键部分,验证效果后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ge87.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