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我就是来看看热闹(3 / 4)

这个年轻人的理论功底看起来很扎实。

“走吧,我们去会议室详细谈谈。”

回到会议室,气氛明显轻松了很多。

沈良打开投影仪,屏幕上出现了详细的技术图表。

“我们的连铸技术主要有三个创新点。”他拿起激光笔,指向屏幕,“第一是结晶器的冷却系统优化...”

接下来的一个小时,沈良详细介绍了技术原理、工艺流程、设备特点等各个方面。

王建国和他的团队认真记录,不时提出问题。

“为什么选择这种拉速控制方式?”

“传统方式容易产生表面裂纹,我们的方案可以有效避免这个问题。”

“成本控制怎么样?”

“比传统工艺节约25%左右,主要是减少了材料损耗和能源消耗。”

每个问题沈良都回答得很专业,而且逻辑清晰。

王建国心中的疑虑逐渐消散。

这个年轻人确实有真才实学。

“最后一个问题。”王建国放下笔,“如果要推广这项技术,你们需要什么支持?”

沈良早就等着这个问题。

“主要是三个方面。”他伸出三根手指,“资金、设备和人才。”

“具体需求呢?”

“资金方面,建设一条标准化生产线大概需要800万。”沈良事先做过详细计算,“设备主要是一些精密仪器和专用工具,国内买不到的需要进口。人才方面...”

他停顿了一下。

“我们希望能够培养一批专业的技术骨干,形成完整的技术团队。”

王建国点点头。

这些要求都很合理。

“如果技术确实可行,国家肯定会支持。”他站起身来,“不过还需要更严格的验证。”

“我们完全配合。”老刘连忙表态。

“好。”王建国看了看表,“今天就到这里。我会尽快把情况汇报上去。”

送走考察组后,老刘长长舒了一口气。

“怎么样?感觉如何?”他问沈良。

“应该问题不大。”沈良收拾着桌上的资料,“王处长是个明白人,他看得出技术的价值。”

“那就好。”老刘脸上露出笑容,“这次如果成功了,我们厂就真的要腾飞了。”

沈良没有接话。

他知道这只是开始。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

但至少,第一步走得很顺利。

三天后,钢研院的电话打来了。

“沈同志,王处长想再看一遍你们的技术演示。”声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兴奋,“这次会有更多专家过去。”

老刘接过电话,连连点头。

“好的好的,我们随时配合。”

放下话筒,老刘兴奋得搓手。

“听到没?更多专家!这说明什么?”

沈良倒是很冷静。

专家多了,质疑声也会更多。

“老刘,准备工作要更仔细。”他提醒道,“这次来的人水平更高,一点小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ge87.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