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几个日本人交换了一下眼神,脸上都露出了轻松的表情。
十万千瓦?三菱重工早就能生产五十万千瓦的机组了。
接下来参观了化工设备区。
这里展示的裂解炉模型同样简陋,各项技术参数都明显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
“我们在催化剂配方方面还需要更多时间研究。”化工专家老刘配合着介绍,“希望能向日本朋友们学习先进经验。”
田中一郎越看越放心。
中国的技术水平确实如他们预期的那样落后,根本不构成任何威胁。
“沈工程师,听说你们还在研究连铸技术?”田中一郎语气中带着明显的优越感。
“是的,不过还处在初级阶段。”沈良带他们走向最后一个展示区,“只能生产一些简单的钢材品种。”
展示区里摆放着一台缩小版的连铸机,外观确实很粗糙。
沈良演示了一下操作过程,生产出来的钢坯表面有明显的缺陷。
“嗯,确实还有很大改进空间。”田中一郎点点头,内心的最后一丝担忧也消失了。
参观结束后,双方在会议室进行了简短的技术交流。
日本人显得很大方,甚至主动分享了一些“基础”技术资料。
“中国朋友们很有学习精神。”田中一郎站起身准备告辞,“希望我们能有更多合作机会。”
“一定,一定。”李主任热情地握手送别。
看着日本代表团的车队远去,沈良脸上的笑容逐渐消失。
“演戏累不累?”李主任走到他身边。
“比研发技术累多了。”沈良活动了一下僵硬的脖子,“不过效果应该不错。”
果然,第二天就有消息传来。
日本方面对这次访问非常满意,认为中国的重工业技术“正在起步但仍有巨大差距”,不会对日本企业构成竞争威胁。
“他们甚至主动提出要在华投资建厂。”小王兴奋地汇报,“说是要帮助中国提高技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