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压力了?”
这老人果然精明。沈良苦笑一声:“确实遇到了一些阻力。有人认为我的技术改进太激进,风险太大。”
“哈!”陈建国拍了拍桌子,“我就知道是这样。让我猜猜,是不是那个王大勇?”
沈良惊讶地看着他。
“别奇怪,厂里的情况我都了解。”陈建国喝了口茶,“王大勇这个人啊,技术能力还行,但思想太保守。最要命的是,他喜欢拉帮结派。”
“您说得对。昨天他当众反对我的技术改进方案,还说我是瞎胡闹。”
陈建国眯起眼睛:“他有什么资格说你胡闹?我看了你的改进数据,产量提升百分之十五,这是实实在在的成绩!”
沈良心中一暖。看来老厂长确实在关注着厂里的动态。
“可是现在李厂长那边...”
“李志民啊。”陈建国摇摇头,“这个人能力不错,但太谨慎了。做什么事都要考虑半天,生怕出错。”
他站起身,在房间里踱了几步:“小沈,你知道我们厂刚建的时候是什么样子吗?”
“请您指教。”
“一穷二白!”陈建国声音有些激动,“什么都没有,技术靠苏联专家,设备都是二手货。但我们硬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建起了这座钢铁厂。”
他指着墙上的老照片:“你看,这些都是当年的战友。为了搞技术攻关,多少人日夜不眠。失败了再来,再失败再来,从来不怕风险。”
沈良认真地听着,心中涌起一阵敬意。
“现在的年轻人不敢冒险,老的也变得胆小如鼠。”陈建国坐回沙发,“但你不一样,你有当年我们那批人的精神!”
“谢谢您的鼓励。但我担心市领导下周来视察的时候...”
“视察?”陈建国眼神一动,“什么时候的事?”
“下周三,市里要来检查我们厂的技术改进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