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一点是能耗控制。”沈良在黑板上画出一个能量流程图,“采用变量泵技术,根据负载自动调节输出功率。理论上可以节能二十到三十个百分点。”
变量泵!
在场的专家们面面相觑。
这个技术他们确实听说过,但具体实现方案还没有人能搞清楚。
“你说的变量泵是什么原理?”李总工追问道。
沈良深吸一口气。这下真的要露底了。
变量泵的核心是通过改变泵的排量来控制流量,而不是像定量泵那样通过节流阀来控制。
他开始在黑板上画出变量泵的内部结构。
斜盘、柱塞、配流盘...每一个零件的位置和作用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当负载减少时,控制系统会自动调节斜盘角度,减少泵的排量。”他边画边解释,“这样既保证了压力稳定,又降低了能耗。”
专家们围拢过来,仔细研究着图纸。
这个设计思路确实新颖,而且在理论上完全行得通。
“你这个方案的关键在于控制精度。”李总工指着图纸说,“斜盘角度的调节必须非常精确,否则会影响系统稳定性。”
“没错。”沈良点头,“所以我建议采用比例阀控制,配合位置反馈传感器,形成闭环控制系统。”
比例阀?闭环控制?
又是两个新名词。
陈建军感觉自己的世界观受到了冲击。
这个沈良到底是从哪里学来这么多先进技术?
“好了。”李总工放下手中的资料,“考试结束。”
他转身面对在场的所有人,表情严肃。
“通过刚才的考查,我可以确认,沈良同志具备了参与重大项目研发的技术水平。”
车间里响起一阵低声议论。
“不过...”李总工话锋一转,“理论知识丰富是一回事,实际工程经验是另一回事。”
沈良心中咯噔一下。
这是要刁难他?
“所以我建议,让沈良同志先从技术员做起,参与我们正在进行的液压挖掘机项目。”李总工继续说道,“如果表现出色,再考虑更重要的职位。”
张强暗自点头。这个安排很合理。
既给了沈良展示能力的机会,又不会因为提拔过快而引起其他人的不满。
“我没有意见。”沈良爽快地答应了。
参与实际项目正是他梦寐以求的机会。
只有在真正的工程实践中,他才能将前世的经验转化为这个时代的技术成果。
“那么从明天开始,你就到技术科报到。”李总工说完,转身准备离开。
“李总工,等一下。”沈良突然开口。
众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他身上。
“我有一个建议。”沈良看着李总工,“关于液压挖掘机项目的技术路线。”
李总工停下脚步,眉头微皱。
这个年轻人还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刚加入团队就要提建议?
“说说看。”他倒要听听沈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