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本呢?”
“比传统方案略高,但长期使用成本更低。因为能耗减少了大约百分之十五。”
这个数字让在场的专家们眼前一亮。
能耗问题一直是大型液压设备的痛点。如果真能实现百分之十五的节能效果,经济价值将非常可观。
李总工放下粉笔,转身面对沈良。
“最后一个问题。”他的语气变得严肃起来,“如果让你设计一套适用于露天矿山的液压挖掘机,你会采用什么技术路线?”
这个问题的难度明显上升了一个台阶。
露天矿山的工况极其恶劣,对设备的可靠性和耐久性要求极高。而且工作量巨大,对效率的要求也很苛刻。
车间里安静得落针可闻。
所有人都在等待沈良的回答。
这不仅仅是一道技术题目,更是对他整体技术水平的全面检验。
沈良深知这个问题的分量。
但他也知道,这正是展现自己真实实力的最佳机会。
“露天矿山挖掘机的核心挑战有三个。”他缓缓开口,声音清晰而自信,“第一是恶劣环境下的可靠性;第二是高强度作业的耐久性;第三是大负载工况下的效率。”
“针对这些挑战,我的设计思路是...”“首先是模块化设计。”沈良在黑板上画出一个框架图,“液压系统、动力系统、控制系统三大模块相对独立,便于维护和更换。”
陈建军眉头微皱。模块化?这个概念他还是第一次听说。
“其次是冗余设计。”沈良继续画着,“关键部件都有备用方案,比如双泵系统,一个主泵出问题,备用泵立即接管。”
李总工点点头,这确实是可靠性设计的基本要求。
“第三是材料创新。”沈良放下粉笔,转身面对众人,“密封件要能抗高温、耐磨损、防腐蚀。我建议采用聚四氟乙烯基复合材料。”
车间里一片寂静。
聚四氟乙烯?这个材料他们听都没听过。
“这种材料现在还没有商业化应用。”李总工皱起眉头,“你是从哪里了解到的?”
沈良心中一紧。糟了,说漏嘴了。
聚四氟乙烯要到八十年代中期才开始在工业领域大规模应用,现在提出来确实太超前了。
“我是在一些外文资料上看到的。”他硬着头皮解释,“美国杜邦公司正在研发这种材料,据说性能很优秀。”
张强暗自松了口气。还好沈良反应够快。
“继续说第四点。”李总工没有深究。
“第四是智能化控制。”沈良重新拿起粉笔,“采用微处理器控制系统,能够根据不同工况自动调节各项参数。”
“微处理器?”陈建军忍不住开口,“那玩意儿现在还是实验室产品吧?”
“国外已经有成熟的产品了。”沈良淡定回应,“Intel的8080系列就很不错。虽然成本高一些,但考虑到整体效益,还是值得的。”
李总工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这个年轻人对国外技术发展的了解程度超出了他的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