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厂长!”沈良心中涌起一阵暖流。
火车慢慢启动,沈良透过车窗看着渐行渐远的钢铁厂。
那里的烟囱还在冒着白烟,机器轰鸣声依然不绝于耳。
这个曾经给了他重新开始机会的地方,将永远留在他的记忆中。
火车一路向北,窗外的景色不断变化。
沈良拿出陈建军给他的资料,仔细研读项目的具体情况。
大型挖掘机项目代号“钢铁巨兽”,目标是研制斗容量五十立方米以上的重型设备。
这种设备主要用于大型露天矿的开采作业,是国家基础建设急需的关键装备。
目前,类似设备完全依赖进口,不仅价格昂贵,而且维护困难。
更重要的是,一旦国际形势发生变化,设备供应很可能被切断。
因此,自主研发势在必行。
沈良越看越觉得这个项目的重要性。
同时,他也开始在脑海中盘点相关的技术要点。
液压系统、传动系统、控制系统、结构设计...每一个环节都有大量的技术难题需要攻克。
好在他在未来见过不少这样的设备,对核心技术有相当的了解。
关键是如何把这些先进的理念,用现有的技术条件实现出来。
这需要大量的创新和妥协。
列车抵达北京站时,已经是下午三点多。
沈良提着行李走出站台,第一次踏上首都的土地。
虽然比不上他记忆中未来北京的繁华,但八零年的北京依然给他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按照陈建军给的地址,重工业部重大装备办公室位于西城区的一个大院里。
沈良打了个三轮车,一路颠簸着穿过胡同和大街。
司机是个健谈的老北京,一路上给他介绍着沿途的风景名胜。
“小伙子第一次来北京吧?”司机回头看了他一眼。
“嗯,来工作的。”沈良简单回答。
“干什么的?”
“搞技术的。”
“好!”司机竖起大拇指,“现在正是需要技术人才的时候。你们这些有文化的,可得好好干!”
沈良笑着点点头。
老百姓的朴素期望,让他更加感受到肩上的责任。
半小时后,三轮车停在一个灰色大院门口。
门上挂着一块朴素的牌子:重工业部重大装备办公室。
沈良付了车费,提着行李走向门口。
传达室的老大爷看了看他的介绍信,热情地为他指路。
“陈处长在三楼,你直接上去找他就行。”
沈良道谢后,沿着水磨石台阶走上三楼。
走廊里很安静,偶尔有人走过,脸上都带着专注的神情。
这里的工作氛围,和钢铁厂完全不同,透着一种学术研究的严谨感。
找到陈建军的办公室,沈良轻轻敲门。
“请进!”
推开门,陈建军正在和另外两个人讨论什么图纸。
看到沈良,他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