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部里的钱批下来了(2 / 4)

>

100万在1980年可不是小数目,相当于普通工人两百年的工资。

但王建国却显得很平静:“这个数额...确实不小。但如果真能产生你说的效益,倒也值得一试。”

“部长英明!”沈良心中暗喜,“有了充足的资金支持,我保证在半年内完成技术攻关。”

王建国站起身走到窗前:“小沈,我欣赏你的魄力。但话说在前头,如果半年内拿不出成果,这个责任你担得起吗?”

沈良毫不犹豫地点头:“担得起!”

从部里出来,沈良感觉浑身轻松。

资金问题算是解决了,接下来就是真刀真枪的技术攻关。

回到厂里,李明华正在车间里和工人们讨论生产问题。

“老李,好消息!”沈良走到他身边,“部里同意了。”

李明华瞪大眼睛:“真的?100万都批了?”

“不仅批了,还要成立合资公司。”沈良压低声音,“咱们这下可是鸟枪换炮了。”

李明华兴奋得差点跳起来,但马上又冷静下来。

“老沈,压力也更大了。部里这么大的投入,要是搞砸了...”

“搞不砸。”沈良拍拍他的肩膀,“钢铁研究院的专家明天就到,咱们抓紧时间把技术方案再优化一遍。”

第二天上午,两位专家准时到达。

年长的叫张教授,五十多岁,戴着厚厚的眼镜,说话慢条斯理。

年轻的叫小赵博士,三十出头,精神头很足,一来就要看技术资料。

“沈技术员,听说你们的连铸技术有重大突破?”张教授坐下后,直奔主题。

沈良点点头,把准备好的图纸摊开。

“两位专家请看,这是我们的核心技术方案。”

张教授凑近仔细观察,眉头逐渐皱了起来。

“这个结晶器设计...很有意思。”他指着图纸上的一个细节,“但这个角度是怎么确定的?”

沈良心中一紧。

这个角度是根据前世的经验确定的,当时并没有详细的理论推导。

“这是通过大量实验确定的最优值。”他只能这样回答。

小赵博士也凑了过来:“沈师傅,能给我们看看实验数据吗?”

沈良感到额头开始冒汗。

前世的记忆中确实有这些数据,但要说实验过程,那就完全是空白了。

“实验记录...在整理中。”他硬着头皮说道。

张教授和小赵博士对视了一眼,眼神中闪过一丝疑惑。

气氛突然变得有些微妙。

沈良意识到,光有结果没有过程,在这些专业人士面前是很难站住脚的。

得想个办法圆过去才行。沈良的大脑飞速运转。

他看着张教授疑惑的眼神,知道必须想个办法化解眼前的危机。

“张教授,您说得对。”沈良突然露出苦笑,“实不相瞒,这个技术方案确实存在缺陷。”

张教授愣住了。

小赵博士也停下手中的动作,抬头看向沈良。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ge87.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