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张,所有人都盯着4号炉。
沈良表面平静,但手心已经出汗了。他知道,这一刻将决定自己在厂里的命运。点火的那一刻,车间里安静得连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
橘红色的火焰在燃烧室里跳跃,沈良紧紧盯着温度表上的指针。30度,50度,80度...
“温度上升速度正常。”赵大山在旁边报数。
沈良点点头,但眼睛一刻也没离开过仪表盘。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升温容易,关键是能不能稳定在目标温度。
120度,150度,180度...
围观的工人们开始小声议论:“看起来没什么特别的啊。”
“是啊,跟以前差不多。”
张处长皱着眉头,显然也有些失望。这个改造看起来并没有什么神奇之处。
但沈良知道,真正的变化刚刚开始。
200度,220度,250度...
突然,温度上升的速度明显加快了。
“咦?”小王惊呼一声,“怎么升温这么快?”
280度,300度,320度...
赵大山也愣住了:“这...这不对劲啊。”
沈良嘴角微微上扬,但很快又收敛了表情。不能表现得太明显,要让别人觉得他也很意外。
“可能是改造起作用了。”他装作若有所思的样子。
350度,380度,400度...
车间里的议论声越来越大。
“这升温速度太快了吧?”
“以前升到400度要多长时间来着?”
“至少四十分钟,现在才二十分钟不到!”
张处长眼睛亮了,快步走到沈良身边:“小沈,这是怎么回事?”
“应该是燃烧效率提高了。”沈良尽量保持淡定,“改变了燃烧室的角度,热量更集中。”
450度,480度,500度...
省科委的研究员拿着笔记本,飞快地记录着数据。他的表情从最初的漠然变成了专注,现在已经是震惊了。
“升温速度比理论值快了一倍多!”他喃喃道。
沈良心里暗爽,但脸上还是保持着适度的惊讶:“没想到效果这么明显。”
炉温继续攀升,很快就到了目标温度600度。按照以往的经验,这个时候温度会开始波动,很难稳定。
但今天不一样。
温度表的指针稳稳地停在600度,几乎没有任何波动。
车间里彻底安静了。
所有人都瞪大眼睛看着温度表,生怕看错了什么。
“这...这怎么可能?”老工程师李科长推了推眼镜,“温度这么稳定?”
“误差不超过2度。”研究员的声音有些颤抖,“这个精度已经达到了进口设备的水平!”
张处长激动得脸都红了,一把拍在沈良肩膀上:“好小子!你这是给咱们厂争大脸了!”
沈良谦虚地笑笑:“运气好而已。”
“什么运气!这是实实在在的技术!”张处长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