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一种难得的自信和魄力(2 / 4)

厚厚的资料摊了一桌子,从最初的设计图纸到历年的维修记录,从生产数据到技术改进建议,应有尽有。

沈良一页一页地翻看,心中的改造思路越来越清晰。

“这台炉子的设计确实有问题。”沈良指着一张图纸对王德昌说道,“你看,进气口的位置偏了至少三十厘米。”

王德昌凑过来看:“怎么看出来的?”

“燃烧室的气流分布不均匀。”沈良在纸上画了几条线,“空气进入后形成涡流,导致温度分布不均。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地方温度过高,有些地方温度不够的原因。”

王德昌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那你的改造方案能解决这个问题?”

“不光能解决,还能提高热效率20%以上。”沈良信心满满。

两人一直研究到深夜。第二天一早,沈良就被刘建国叫到了厂长办公室。

办公室里已经坐了四个人,正是昨天看到的专家组成员。

“这位就是我昨天提到的技术员沈良。”刘建国介绍道,“小沈,来认识一下。”

为首的戴眼镜中年人站起身:“我是省工业厅技术处的张处长。”

其他三人也依次自我介绍。一个是省科委的研究员,一个是钢铁学院的教授,还有一个是省里的工程师。

沈良心里暗暗称奇。这个阵容不小啊,看来省里对这次技术评估很重视。

“沈同志,听说你对3号炉有改造方案?”张处长开门见山。

“是的。”沈良点点头,“我认为现有的炉子存在一些技术问题,可以通过改造来提高效率。”

钢铁学院的教授推了推眼镜:“能具体说说你的想法吗?”

沈良早有准备,从包里拿出了一份手绘的图纸:“主要是三个方面的改进。”

他指着图纸开始详细讲解:“第一,调整进气口位置,优化燃烧室气流分布。第二,增加热电偶传感器阵列,实现精确温控。第三,改进炉膛结构,提高保温性能。”

四个专家听得很认真,不时在本子上记着什么。

省科委的研究员问道:“这些改进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沈良心里一紧。这是关键问题。他不能说是凭借未来的记忆,必须找到现有的理论支撑。

“主要是基于流体力学和传热学原理。”沈良尽量用这个年代能接受的理论来解释,“通过计算燃烧室内的气流速度分布,可以确定最佳的进气角度......”

他一边说,一边在纸上画着示意图。虽然没有计算机辅助设计,但凭借扎实的理论功底,还是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工程师问道:“你有没有做过实验验证?”

这个问题让沈良有些尴尬。实验验证需要时间和设备,而他现在两样都缺。

“目前还处于理论阶段。”沈良实话实说,“但我相信理论计算的结果。”

几个专家互相看了看,张处长开口道:“理论归理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你打算什么时候开始实施?”

“如果厂里支持,我希望尽快开始。”沈良回答。

“好。”张处长合上了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ge87.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