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光的形状(2 / 3)

头。

    “看看你的左手边。”他说。

    我下意识地侧过头,看向左边。那里放着一个普通的玻璃水杯,里面还有半杯清水。下午的阳光以一个倾斜的角度穿过窗户,正好照射在杯子上。

    奇妙的事情发生了。

    光线穿过透明的玻璃和水,在另一侧的桌面上,投下了一道被折射、弯曲的、颤巍巍的虹彩,边缘泛着细微的、流动的七色光晕。而杯子本身,因为光线的穿透和水的折射,显得格外晶莹剔透,杯壁上凝结的水珠,像一颗颗细小的钻石,闪烁着微光。

    我怔住了。

    “看见了吗?”沈恪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种引导的意味,“光的意义,有时候在于它照亮了什么,塑造了什么,穿透了什么。它勾勒轮廓,制造阴影,赋予平凡之物以璀璨的瞬间。”

    他的话语,像一把钥匙,轻轻转动了我脑中某把生锈的锁。

    我猛地抬起头,看向他。

    他正垂眸看着那个杯子和它投下的光影,侧脸在画室柔和的光线下,显得不那么冷硬,睫毛在眼下投下小片扇形的阴影。那一刻,他本身,就像一束精准而冷静的光,照进了我混沌的思维。

    我好像……有点明白了。

    我重新拿起画笔,不再执着于调出那种虚假的、绝对的“亮色”。我的目光投向画室里那些寻常的物件——靠在墙角的画架杆子,被阳光照亮一半,另一半隐在暗处,形成了强烈的明暗对比;一叠雪白的画纸,边缘被光线勾勒出一圈毛茸茸的暖黄色光边;甚至是我自己的手,摊开在阳光下,皮肤下的血管泛着淡淡的青色,指甲盖呈现出半透明的质感……

    光,原来可以这样画。

    它可以是一道分割明暗的界线,可以是一圈温柔勾勒的轮廓,可以是一种穿透物体后呈现的透明质感。

    我蘸取颜料,不再是单一的亮黄,而是调和了更多微妙的颜色——加入一点点灰蓝来表现阴影里的反光,加入极细微的玫红来捕捉虹彩的瞬间。笔触也不再是滞涩的涂抹,开始变得松动,尝试着去“捕捉”和“描绘”光线流动的感觉。

    我完全沉浸了进去,忘记了时间,忘记了身边的沈恪,忘记了之前的挫败和沮丧。我只是在努力地,笨拙地,尝试去理解并再现“光”的形状。

    不知过了多久,我感觉有些口渴,下意识地伸手去拿旁边的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