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上……
陈德仁。
而泉底深处,水波微动,仿佛有什么,正缓缓苏醒。
三天后,清晨六点十七分,县志办的门还没开,门口已站着一个人。
陈泽背着一个老旧的帆布包,脚边放着一个密封的木箱,
上面贴着“易碎:录音母带”的标签。
他穿着洗得发白的工装裤,脸上有熬夜留下的青黑,但眼神清亮,像被山泉洗过。
七点整,门开了。
是昨天接电话的那位女职员,她叫林素芬,四十出头,戴着一副圆框眼镜,手里拎着保温杯。
她看见陈泽时愣了一下,不是因为他的样子,
而是他身后那棵南枝槐的枝条,竟被风卷着,轻轻搭在了办公楼外墙的雨棚上,仿佛一路跟来。
“你……真把树带来了?”她声音发颤。
“没带树。”陈泽摇头,“是它自己来的。”
林素芬皱眉,正要说话,却忽然听见办公室里传来一阵嗡鸣,
那是她放在档案柜顶层的老式录音机,从未通电,此刻却自动启动,磁带缓缓转动,传出沙沙的杂音,像是有人在低语。
“别信他们说的,你娘没闭眼。”
声音清晰得如同耳语。
林素芬猛地回头,脸色煞白,“这……这是你带来的录音?”
“是。”陈泽打开木箱,取出一卷泛黄的磁带,
“这是我父亲留下的,1987年录的。
那天晚上,全村女人集体梦游到祠堂,跪在族谱前哭喊‘我们没死’。
第二天,她们都说不记得,但我爸录下了全过程,其中也包括我母亲临终前的最后一句话。”
林素芬的手指微微发抖,“她说什么?”
陈泽沉默片刻,将磁带插入录音机。
咔嗒一声,电流涌动,声音响起……
一个虚弱却坚定的女声,穿透三十年光阴,
“名字还在,我们就没走。阿泽,你要让它们说话。”
空气再次骤然凝固,窗外,南枝槐的枝条轻轻摆动,一片叶子飘落,正好覆盖在窗玻璃上,
叶脉纹路竟与《归名录》残卷上的笔迹完全重合。
林素芬终于明白,这不是申报非遗。
这是一场招魂。
她深吸一口气,翻开案卷本,郑重写下:
项目名称:《归名录》
类别:民间文学\/记忆传承实践
申报单位:山沟村集体
核心载体:醒根泉波动频率、南枝槐生物电信号、口述史声纹矩阵
实物证据:1987年“未闭之眼”录音母带(编号:GL-年雪灾。
李小梅,未满周岁,溺亡于1971年夏汛,葬无碑。
值班员揉了揉眼,以为是仪器故障,可当他试图清除数据时,屏幕忽然黑了下来,随即浮现出一行字:
【回流请求:372条】
来源:山沟村·醒根泉
目标:城市下水道系统(近三十年遗体火化冷却水排放路径)
状态:已建立声波共振通道
与此同时,在城市边缘的殡仪馆,冷藏柜最深处一具编号“b-109”的无名尸,手指微微抽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