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5章 撞大运了(2 / 3)

p>威廉·凯恩说到这里,忽然不自信的顿了一下,可还没等我松口气,他就用眼神指向了自己的终端设备:“我们无法确定是晓星送了这条消息,但它确实来自‘虫洞’的方向。”

“……”

我看着威廉·凯恩,脑子里忽然一片空白。

“这里是地球”

五个大字,就像梦魇、或是某种恶毒的诅咒一样,在我空白的大脑里不断盘旋。

忽然又是一次醍醐灌顶——我一下子就明白威廉·凯恩的“兴奋”

、还有陈金平说的“做好心理准备”

是什么意思了。

“虫洞”

方向来的信息,用最简单直白、同时也最模棱两可的的措辞宣告“这里是地球”

,至于这条消息中的“这里”

是哪儿,答案已经显而易见了。

“这怎么可能呢?”

我用力擦着屏幕上那些点和线的组合,满心期望是某个不起眼的污点、影响了我对整组摩尔斯密码的翻译——可惜这种巧合没有生。

“我觉得你不用这么激动。”

威廉·凯恩拿回自己的终端,好像生怕被我搓坏了一样:“我们收到消息的第一时间,以为这是某种电波反射滞后、是刘晓星在出前送的消息,只是现在才刚反射回地球。”

“可是我仔细查过刘晓星的工作日志,她并没有以摩尔斯密码的形式送过任何信息,所以这条信息肯定是刚出现的,并且‘摩尔斯密码’的形式,充分说明它来自于人类文明……”

“关于‘摩尔斯密码’这种形式,我想再补充一下——”

李智勇听到这抬了抬手:“刘晓星之前送的所有信息,都是明文形式,这是她第一次采用‘摩尔斯密码’、这种需要破译的形式。”

“没错。”

威廉·凯恩点点头,脸上却是让我们放心的表情:“但我认为这种‘变化’是不需要担心的,射电观测组捕捉到的信号非常微弱,所以我认为这种‘变化’是射功率导致的。”

“刘晓星可能遭遇了某种情况,比如恒星活动、或是电磁风暴干扰之类的,导致她无法以原功率进行送,只能选择低功率来保证持续性送、利用信号的断续来传递消息——你认为呢?”

最后一句是问我的,但我对通讯专业实在没什么了解,只能应付的点了点头,毕竟现在最关键的问题不是这个。

威廉·凯恩显然也明白这个道理,见我点头便又立刻转回正题:“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信息中所说的‘地球’,并不是我们此刻所在的地球,而是一个类似地球的天体。”

“各位应该听过那句话,宇宙中的天体数量、比地球上所有沙子的总量还多,在这样一个巨大的基数下,出现两个相似的行星,并不是什么值得震惊的事——你认为呢?”

威廉·凯恩的最后一句依然是问我的,不过我这次没有给他任何回应。

诚然,在那样一个巨大的基数下,宇宙中存在和地球环境相似的星球,几乎可以视作是理所当然。

但现在的问题不仅仅是两颗相似的星球,而是有一个神秘出现的“虫洞”

、恰好连接了这两颗相似的星球。

这种概率无限接近于零的巧合,让我很难判断这到底是命运施舍的希望,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