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 估分(2 / 2)

“我也没有十足的把我,应该有可能吧。”

十一月左右,考生在所在街道、单位或学校报名时,就必须同时填写《高等学校招生志愿表》,也就是在完全不知道考试难度、分数的情况下,考生需要预估自己的实力,并基于此来选择院校和专业。

这就像“盲猜”,风险极高。

一旦志愿填高了,考分不够,就直接落榜;志愿填低了,考了高分又会觉得“亏了”。

虽然允许填报多个志愿,但是院校会优先审阅所有第一志愿填报了本校且分数过线的考生档案,如果第一志愿录满了,就不会再看第二志愿的考生。

因此,第一志愿至关重要,如果第一志愿没录满,才会从第二志愿报考的学生中挑选。

就像是两个考生,甲的成绩是三百分,乙的成绩是两百八十分,甲的第二志愿和乙的第一志愿是相同的,如果甲的第一志愿没有录取,那么,院校会优先录取乙。

在院校录取前,还需要进行政审,考生的家庭出身、社会关系、个人表现,特别在“WG”中的表现,都会被严格审查。

政审不合格,分数再高也一票否决,这也是很多“老三届”考生心中永远的痛。

至于录取结果,那是通过邮局寄送纸质《录取通知书》到考生报名时填写的地址,等待通知书的过程极其煎熬,每天都会盼着邮递员的到来。

两人回到家了,王秀兰和沈若初就期许的看向两人。

“娘,嫂子,我估计得有个三百多分,杨悦也不差,你们就放心,等着录取通知书来就可以了。”杨旭一进院子就说道。

高考成绩是不知道具体分数的,只有通过录取通知来判断有没有考上。

恢复高考的第一年,招生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整个系统的目标是尽快把合格的学生招进来,而不是提供个性化的分数查询服务。

而且,现在一切都是手工操作,试卷批判、登记分数、统计排名是一项巨大的工程,没有计算机系统支持,为每个考生提供分数单在操作上不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