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温煦的风已经吹到了大晋都城建康。春寒依旧料峭,但万物勃发之势已经势不可挡。
对大晋上下官员百姓而言,他们总算是过了一段安静的日子。连番大乱之后,百姓的生活远远没有恢复,今冬严寒,不少人饥寒交迫没能熬过这个冬天,京城外的荒山野地又多了不少新坟。但是,对于活着的人而言,总归是不必经受战乱流离之苦,日子也有了盼头。
特别是在正月里,一个令人炸裂的消息传到了京城,更是让大晋的百姓们像是打了一针强心剂一般的欢喜了起来。那便是李徽率领的东府军北伐进军关东,收复了关东东南大片故土的消息。
本来,普通百姓对于国家大事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关注,他们关注的只是自家的温饱和生存问题。但对大晋上下而言,无论是身处高位者还是贩夫走卒之辈,在他们内心里都有一个特殊的情结。就好像是女人的敏感点一般,埋藏在神秘的角落,遭到触碰和撩拨之后便会不由自主的起反应。
如今的大晋乃是当年五胡入侵之时被迫南下的产物。永嘉年间的那场浩劫,数以百万计的北方百姓被迫南渡,一路哀嚎哭泣,仓皇流离的情形至今依旧在很多人的记忆之中。这件事听起来似乎很久远,但其实也不过是八十年前发生的事情。许多百姓在南渡时还是几岁的幼童,至今健在者仍旧不少。
更不用说,那是一段过程。在永嘉之后的数十年,陆陆续续又有许多百姓南渡寻求栖身之地,来到江南侨乡安身立命。
如今的大晋司马氏,各大北方侨姓豪族士人都是从那时陆续南下的。他们虽重建了大晋,但对于那件事的恐惧和关心,不甘和痛苦依旧记忆犹新。他们的儿女子孙也会被谆谆告知此事,要他们不忘这段痛苦的记忆。
在京城,如今的七十万军民之中的绝大部分都是北方南徙之人。
胡族的威胁,北方家园的沦丧之痛便是大晋百姓的敏感点。这一点,不管你是豪门高阀还是引车卖浆之流,都是相同的。他们的潜意识里最恐惧的便是有朝一日凶神恶煞般的五胡铁蹄越过大江,踏碎他们的一切。
正因为如此,在大晋,北伐者都会望实俱增,很多人都期望他们打破心魔。当然因为种种原因,北伐尚未有成功者。
大晋内部虽然这些年来攻伐不断,也不乏有野心家想要代晋而立,最后都被遏止。如桓温等人,最终也不得不考量后果。因为外部的压力在,内部世家大族联手遏止,必生大乱。这会给胡族以南下的契机。这一类人往往得不到百姓的支持,也得不到世家大族的支持。其中一个原因便也是因为担心胡族南下之忧。
此番捷报传来,李徽的东府军攻克邺城信都,占领关东东南半壁,歼敌近十万。朝廷上下,乃至大晋百姓们怎能不欢欣鼓舞。尽管这和他们的生计毫无关联,但这样的事自然是令人兴奋的。
连日来,京城上下议论纷纷,大街小巷茶馆酒肆之中都是东府军北伐的话题。善言者也不知道从哪里得到消息,将战争经过口沫横飞绘声绘色的描述出来,惹得众人啧啧惊叹,欣喜不已。
李徽本在百姓之中口碑不恶。当年东府军协助北府军击败秦国,以及李徽向来注重赈济百姓,爱护百姓。不久前将篡夺帝位的逆贼桓玄赶出京城,更是为匡扶晋室立下大功。而且李徽占领京城之后主动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