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四零章 陶氏(2 / 3)

代晋 大苹果 1827 字 10天前

这也是李徽决定让海陵郡自行发动严冬行动的原因之1。

不过,陶定给李徽的第1印象除了外表风度还不错之外,于感觉上却并不令李徽感到舒服。此人或许自认为是出身名门之故,在李徽面前看似恭敬,然眼神之中的倨傲却令人不快。

这种眼神李徽看得多了。曾几何时,在大族贵胄眼中李徽都看到过。那是大族对寒门小族的自然流露出来的优越和不屑。

别人如此,倒也罢了。陶定如此,李徽却不太高兴。因为陶侃本就是寒门小族出身,陶定当知家族底细,他岂能也流露出这种倨傲的神态来。

李徽不在乎别人的眼光,但陶定不能。

陶定向李徽禀报了海陵郡严打行动的过程。

“遵照刺史大人的命令,下官于月中发动了严冬行动。下官组织海陵郡所属建陵县、临江县、宁海县、盐渎县、如皋县、蒲涛县6县人力。集结郡兵和县兵以及衙署小吏近7百余,对所辖郡县区域展开全面搜捕。前后用了5天时间,横扫6县街市,抓捕地痞恶霸盗贼百余人。成果斐然。今日所押解来的这1百4十7名犯人,便都是所辖各县民怨沸腾,平素欺压百姓,欺行霸市之徒。下官遵照命令,亲自押解送来淮阴。下官已经亲自审问过堂,相关口供证据,已经写在卷宗之中,李刺史查阅便知。若李刺史不放心的话,可再审他们。”

李徽呵呵笑道:“那倒是不必了。陶大人审问过了,我还审什么?交由有司定罪便是。陶大人辛苦了。”

这些人当然无需再审问,李徽用膝盖想也知道,这1百多人只是小喽啰。重要人物,或者和官员有所牵扯的人物,定然是不在其中的。要么被灭了口,要么便根本没抓。

陶定微笑道:“不敢,此乃下官职责所在。刺史大人来徐州,雷厉风行,整饬治安。1下子便杀了那么多人,抓了数百人,可谓是震动徐州各地。听说还牵扯了不少同僚官员,被革职抄家的不少。呵呵,我徐州看来在李刺史治下,将要呈现勃勃生机之态了。下官等久在徐州,却未能令徐州清平,实在是惭愧。”

李徽微笑道:“陶大人,也不必如此说。徐州总体上还是太平的,徐州的官员总体上还是奉公守法的。徐州之地今日这般情形,也并非全然是当地官员之过。这1点我同荀别驾也谈过。冰冻3尺非1日之寒。但我想,我们徐州官员只要共同努力,自然会让徐州变得更好。百姓的日子也过的更好。朝廷委我以重任,我不能辜负朝廷的信任啊。”

陶定呵呵1笑,点头道:“那是当然。听说李刺史此来上任,是谢大人1力举荐。李刺史自然要做出些功绩来,否则谢大人那里也难交代啊。说起来,李刺史是寒门小族出身,能有今日,自是要珍惜的。”

李徽皱了皱眉头。这陶定说话话中带刺,看来自己有必要要点他1点。

“是啊,本人出使秦国归来之后,本可任丹阳尹之职。但我想,徐州之地,地处要冲。现如今,我大晋要募兵备战,我便自告奋勇前来徐州,准备募兵戍边,尽心尽力。我李徽虽出身寒门小族,但为大晋效力,为大晋社稷死战之心是有的。正如陶大人的祖父陶公1样,虽然也是庐江寒门小族出身,但对大晋忠心耿耿,尽心尽责,终留隆望于世。我想,陶太守乃陶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