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苏城笑了笑,神色坦然,语气诚恳:“陈先生,实不相瞒,我此次前来,正是受太子殿下所托。殿下对先生在天幕中展现的才德钦佩不已,深知先生一心系着百姓,特派我前来坦诚相商。
殿下虽身为太子,暂不能公然推行新政,却心怀天下、目光长远,早已在东宫未雨绸缪,为将来治国理政积累经验、储备力量。”
陈嘉庚目光锐利如鹰,直刺苏城:“哦?不知太子殿下都做了哪些未雨绸缪之事?又如何让我相信,这些举措真是为百姓着想,而非只为巩固自身势力?”
苏城神色一正,语气庄重:“殿下在东宫广纳天下贤才,苏思雨、魏征、诸葛明、白起等皆在麾下效力。殿下与他们日夜研讨,深入剖析乾朝利弊。
深知百姓苦于赋税繁重、民生艰难,故而令谋士们深入各地调研,探寻既能减轻百姓负担、又不撼动国家根基的良策。
同时,殿下对农事尤为上心,暗中派遣能工巧匠改良种植技术、探寻兴修水利之法,这一切,都是为将来治国安民筑牢根基。”
陈嘉庚微微点头,沉吟片刻后说道:“这些举措听来确有远见,但不知太子殿下对海外乾人,尤其是南洋乾人,有何打算?
南洋乾人身处异乡,却始终心系故土,若要我相助太子殿下,必先为南洋乾人谋得切实福祉。”
苏城微笑着回应:“陈先生所虑极是。太子殿下深知南洋乾人对故土的赤诚,对他们极为重视,有意加强与南洋乾人的联系。
殿下认为,南洋乾人在商业上颇有天赋,可成为乾朝与南洋贸易的重要桥梁。未来,殿下打算为南洋乾人子弟提供参与乾朝高端文化交流的机会,让他们研习乾朝文化精髓,带回南洋促进两地交融;
还计划在南洋设官方联络机构,助力南洋乾人贸易,保障其权益,同时推动乾朝商品在南洋流通。”
陈嘉庚沉思良久,缓缓说道:“苏先生,容我考虑几日。此事关乎南洋乾人的未来,我需慎重斟酌。”
苏城起身,再次拱手行礼:“陈先生慎重考虑是应当的。太子殿下也知此事急不得,定会静候佳音。”言罢,苏城告辞离去。
与此同时,在千里之外的乾朝都城长安,东宫书房内,气氛略显凝重。太子袁泽与诸葛明相对而坐,案几上堆满了文书典籍,墨迹在宣纸上晕染开深浅不一的痕迹。
袁泽眉头微蹙,指尖轻叩案几,眼中带着几分忧虑:“先生,苏城去南洋已有多日,不知陈先生那边情况如何。陈先生这般大才,若不能为我所用,实乃乾朝之憾。”
诸葛明轻摇羽扇,扇面在空气中划出柔和的弧线,神色镇定自若:“殿下不必过于忧虑。苏城办事稳妥,想必已将殿下的心意与谋划详尽告知陈先生。
况且天幕已明示,陈先生未来是殿下的臣子,他定会前来投靠。”
袁泽微微点头,语气中仍有顾虑:“话虽如此,我还是担心陈先生会有顾虑。”
诸葛明放下羽扇,指尖落在一份南洋舆图上,缓缓说道:“殿下,陈先生最看重的,是举措对百姓是否有益,尤其是对海外乾人。
苏城已将咱们的打算和盘托出,他要考虑几日,实属常情。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