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前往辽东半岛南端的大连港(架空设定,或可用旅顺口等古称),那里有直通山东的海路。
数日后,诸葛不亮风尘仆仆地赶到大连,登上一艘悬挂着普通商号旗帜、实则为听风营专用的快船。海船扯满风帆,借着初夏的东南风,朝着登州方向疾驰而去。海路虽险,却远比陆路穿越混乱的灾区要快捷安全。
几乎与此同时,开德府,秦王府。
虽远离北方的旱灾中心,但一种无形的紧张感,同样笼罩着这座府邸。陈太初的书房,俨然成为了一个信息汇集的枢纽。通过信鸽、快马、乃至隐秘的商船渠道,来自大名府、汴梁、乃至辽东、江南的密报,如同涓涓细流,昼夜不息地汇聚到他的案头。这张无形而高效的情报网络,正是他能够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根基。
这一日,黄昏时分,两匹快马溅起尘土,疾驰至王府门前。马上滚鞍落地的,正是从辽东赶回的牛大眼和诸葛不亮。两人皆是满面风霜,衣衫褴褛,眼窝深陷,显然这一路奔波,吃尽了苦头。
老管家陈安闻讯迎出,看到两人这般模样,吃了一惊,连忙引他们到侧院厢房歇息,并吩咐厨房立刻准备饭菜。当一桌热气腾腾的简单饭菜——大盆的炖肉、新蒸的炊饼、几样时蔬、一壶老酒——摆上桌时,牛大眼和诸葛不亮也顾不得什么礼仪客套,如同饿狼扑食般,抓起炊饼,夹起肉块,大口咀嚼起来。吃相之狼狈,仿佛三天未曾进食一般。
陈安在一旁看着,又是心疼又是好笑,忍不住捻着胡须提醒道:“我说两位将军,你们也是跟着王爷走南闯北,金山银山、珍馐美味都见过尝过的人物,这般吃相……未免有失得体吧?”
牛大眼正啃着一只油光光的羊腿,闻言抬起头,满嘴油光,含糊不清地嚷道:“得体?陈老叔,您老要是也像俺们这样,在辽东那鬼地方,三天饿上九顿,风里来雨里去,跟探子周旋,跟饥民挤道,您就能把这‘得体’俩字,忘到九霄云外去咯!”说着,他狠狠灌了一口酒,长舒一口气,仿佛这才活过来一般。诸葛不亮虽吃得稍文雅些,但速度也丝毫不慢,只是抽空对陈安苦笑一下,摇了摇头,意思显然是“情况特殊,顾不上了”。
陈安见状,也不再多说,只是默默又让人添了些酒菜。
酒足饭饱,盥洗一番,换上身干净衣服后,两人脸上的疲惫才稍稍缓解,但眼神中的凝重却丝毫未减。在陈安的引领下,他们来到陈太初的书房。
书房内烛火通明,陈太初正站在巨大的辽东舆图前,闻声转过身来。他目光扫过牛大眼和诸葛不亮,看到他们虽经梳洗仍难掩的憔悴,心中已然明了北边局势的严峻。
“辛苦了,坐下说话。”陈太初语气平和,指了指旁边的椅子,又亲自执壶给两人倒了杯热茶。
“谢王爷!”两人行礼后,依言坐下。牛大眼性子急,率先开口:“王爷,辽东情况不妙!旱得厉害,比河东那边不差!地都裂开口子了!辽河都快见底了!”
诸葛不亮接过话头,语气更为沉稳细致:“王爷,灾情严重尚在其次,关键是人心。女真各部,尤其是完颜氏余孽,趁机兴风作浪。他们手握大量存粮,却闭仓不售,市面粮价飞涨,民怨沸腾。黄龙府、沈阳周边,已出现小股流民,且有汉人与女真部落为争水源、抢粮而械斗之事发生。完颜部的人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