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成军这两篇诗吧,往前放,虽然没有稿费,但是咱们也得有态度是吧。”
“我觉得没问题。”
“只要不是头条就行。”
1979年,《今天》在2月、6月、9月分别出版了第2、4、5期,第三期因铅印筹备未果而空缺。
在他们规划里《今天》会是双月刊。
所以许成军的这两首诗,大概会发在11月。
当然,在北岛眼里,许成军的拒绝不是结束,而是另一种开始。
就像诗里写的那样,所有沉默的夜,都在等一粒诗的火星,而他们和许成军,就是要做那粒火星,把这的冬夜,烧得暖起来。
但他不知道的是,许成军要烧这冬夜,但是不是和他们一起。
笑——
招新前,许成军收到了一封特别的挂号信。
收发室。
邮寄员王师傅蹲在绿色邮袋旁分拣信件,搪瓷杯里的茶还冒着热气,突然触到个硬邦邦的信封。
牛皮纸封皮上“安徽省作家协会”六个红字,在一堆学生家书里扎眼得像团火。
“哟,省作协的挂号信!”
王师傅眯眼瞅收件人,“许成军”三个字刚念出口,手里的茶杯差点晃了。
他守这收发点三年,谁不知道复旦有个叫许成军的:《诗刊》发四首诗、《收获》登短篇小说、军训时弹吉他唱红《北乡等你归》。
前段时间寄来的读者信,堆满了收发室。
省作协的信
怕不是作协入会邀请入会
这可是正经“官方认证”,比学生们瞎起哄的“校园诗人”分量重十倍!
王师傅赶紧把信揣进内兜,连茶都忘了喝。
急忙给许成军送去,刚到淞庄。
就见许成军揣着本《宋史》从图书馆方向过来,赶紧迎上去:“许同志!可算等着你了!”
他连忙递信,“省作协的挂号信,我特意给您留着,怕跟别的信混了!”
许成军笑着回道:“谢了啊,王师傅。”
他坐在淞庄前的椅子前,拆开信纸,里面满满好几样东西。
铅印会员证、会员登记表与作品档案以及协会章程。
会员证为纸质硬壳本,封面印有“中国作家协会安徽分会会员证”字样,内页填写许成军的姓名、笔名、入会时间、编号等信息,并加盖了协会公章。
许成军上下看了眼,到是觉得别有趣味,20岁的省作协会员,也算不错啦!
加入省作协也代表着地位的提升和一些福利,算是文学成就的标志,可以提升许成军在地方文化界的地位。
此外,加入作协后,作品更易在《安徽文学》《江淮文艺》等省级刊物发表,虽然这对许成军来说本来也不难
对于新作家可能会有一项好处比较吸引人。
安徽省作协会定期组织笔会、研讨会等活动。
1980年黄山笔会邀请冯牧、陆文夫等全国作家,新会员可通过内部通知报名参加,与文学界前辈交流。
1982年起的淮河笔会等跨省采风活动,优先向会员开放。
此外还有一篇以协会名义署名的函。
许成军同志:
展信佳!
值此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