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告诉他,这不是梦!
三十多亩地,十多万块钱!
这数字在脑海里炸开的瞬间,但仿佛看见自家破旧的青砖房,正变成亮堂堂的二层小楼。
‘’东山富!
这下咱可要当东山富了这!
李刚突然爆出一阵大笑,宋秋握着姐姐李玉洁的手正要回家烧水,听见丈夫那癫狂的笑声,她三步并作两步冲回来,沾着草屑的围裙还在轻轻晃动,‘’咋啦?啥事把你乐成这样??‘’
李刚一把抓住妻子的手,掌心的汗把她手腕烫得烫:‘’小秋,杨阳给咱的玉米按三千块钱一亩算!
三十多亩地,十多万呐呐!
‘’宋秋的膝盖突然软,扶着拖拉机才勉强站稳。
她盯着丈夫涨红的脸,又看看远处成片的玉米地,像是要把这个数字刻进眼里。
‘’十多万!
‘’她喃喃重复着,声音突然颤。
手指捏着衣角,仿佛还在确认,这是不是幻觉。
记忆里女儿想买一个新书包却默默放下的眼神,儿子总说再穿一年的破旧球鞋,还有丈夫药罐里永远不断的苦汤药,突然都化作虚影消散在风里。
她猛地抓住李刚的胳膊,眼里迸出亮晶晶的光:‘’咱先给娃们换套新衣裳!
再把西屋漏雨的屋顶修了!
说着说着,声音突然哽咽,‘’等攒够钱,咱也能在镇上买套房子,让娃去城里上学。
‘’
田埂上的风裹着玉米清香掠过,宋秋望着正在掰玉米的乡亲们,恍惚看见自家小院支起的遮阳棚,葡萄架下摆着崭新的藤椅。
等到来年开春,她要在院子里种满月季,就像年轻时在娘家那院里看到的那样,原来那些想都不敢想的盼头,真的能照进现实。
赵远山望着远处金灿灿的玉米地,眼眶热。
这个干儿子,不仅让两家的日子翻了天,更是让他这个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汉,头一回挺直腰板,把腰杆子硬过了财大气粗的杨氏家族。
中午的阳光炙烤着东山村的土地,几辆印着‘’大连生鲜‘’字样的冷链车出低沉的轰鸣,缓缓驶进东山村。
引擎声像是一声特殊的号角,引得村民纷纷放下手中的活计,走出家门一探究竟。
众人循着声音来到赵远山的田间,眼前的景象让他们瞪大了眼睛,西沟村的村民正热火朝天地往冷链车上装运玉米。
金黄的玉米堆成小山,在阳光下泛着诱人的光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群中,头花白的老人拄着拐杖,挤到赵远山跟前,满脸好奇地问道:‘’远山,你家这是种的啥玉米种子?咋还来了这么大阵仗的车来装玉米呢?‘’赵远山嘴角高高扬起,脸上的笑意藏都藏不住,说道:‘’张老哥,我家种的是黏玉米,这是省城农科院新培育出来的新品种,用锅一蒸,就是城里卖的老火的烀苞米。
‘’
还没等赵远山把话说完,一旁的李刚就迫不及待的接过话茬:‘’张老哥,我这干外甥杨阳给我们每亩玉米三千块钱呢!
我这三十多亩地,一下子就卖了十多万元!
‘’‘’啥,三千一亩地!
张成老人惊得瞪大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