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们那异样的眼神和鬼鬼祟祟的举动,却让他的心头蒙上了一层阴影。
其实那些官员在观察侯爷是否真如流言所说那样,跟哪个侍卫有不为人知的二三事……
而苏沐瑶在这边,所到的八卦聚集地,那可真是信息的“产房”
。
在这里,人们谈论着官员们的种种行径,既有官员之前如何横行霸道,鱼肉百姓,将那权势化作敛财与欺压民众的利刃;
也有哪些清官为了百姓的生计,日夜操劳,甚至愁到头稀疏,一心只为民众谋福祉,为民头秃。
苏沐瑶就像一条游弋在信息海洋里的鱼,轻松地混在那些三姑六婆之中。
那些或真或假、或大或小的消息,仿佛长了腿一般,自地钻进她的耳朵里。
她一边津津有味地听着,一边暗自欣喜,毕竟这种既能收到消息又能赚到积分的日子,实在是让她开心不已。
她就像一个隐藏在市井中的“消息间谍”
,尽情地享受着这独特的“收获”
过程。
日子一天天过去,终于,等宋凌秦和石峥顺利搞定了朔方城的事情后,便带着赈灾队伍来到了苏沐瑶所在的地方。
此时,周围的氛围似乎有些微妙的变化。
不知道是否因为朔方城的博陵崔氏被抄家砍头的事情像风一样传开了。
起到了杀鸡儆猴的作用。
使得众人心中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充满了震撼与议论。
也有可能是巡抚和知府参与了整个事件的处理过程,那些消息早就从他们那里如同涟漪般扩散到了附近的受灾城镇之中。
一时间,人们对官场的风云变幻、赈灾局势的展,都格外关注,而赈灾队伍所在之处,也愈热闹,各种猜测与讨论不绝于耳。
在这风云变幻的局势下,各地的官员和世家们都如惊弓之鸟。
他们听闻赈灾钦差即将到来,内心充满了恐惧与焦虑。
毕竟,他们自己心里清楚,平日里家族之人或多或少都有些见不得光的勾当,生怕这些赈灾钦差在巡查过程中,拿到自己的罪证,然后交到皇帝面前。
当今皇帝手段果决,一旦掌握了确凿的罪证,抄家砍头绝非虚言。
国库空虚,皇帝正愁没有合适的由头充实国库,而他们这些官员和世家,便是那一块块诱人的肥肉。
他们可不希望自己全族积攒了数代的身家性命和财富,就这样拱手相让。
于是,趁着赈灾钦差还未真正到来,他们纷纷行动起来。
平日里高高在上的官员们,此刻也顾不得什么颜面与架子,四处奔走,试图掩盖自己的罪行,销毁可能成为把柄的证据,紧张扫尾。
那些平日里养尊处优的世家子弟,也被长辈们勒令待在家中,禁止外出。
生怕出去为非作歹的时候被钦差们抓个现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