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仁医(1 / 5)

\"愿闻其详。\"轩辕敬诚正色道。此时无人注意到,门外徐奉年与李纯罡正驻足倾听。

\"其一,要向天下证明家师医术不输杏林任何名家。\"

李焕继续道:\"其二,我怜惜黄蛮儿身负绝世武力却如痴儿般遭人轻视。既有能力相救,岂能袖手旁观?\"

当然,他没说出真正目的:那百年内力能让他速成高手,而名声更是江湖立足之地。

轩辕敬诚无奈地笑了笑。

他曾在古籍中读到:“凡大医治病,必先安定心神,心怀慈悲,立志普济众生。”

起初轩辕敬诚对此将信将疑,但听了李焕的一席话,他确信世间确有这样的仁医。

这位仁医,正是李焕。

\"过奖了!\"

李焕连忙摆手推辞,自认当不起这般赞誉。

端木蓉神色愈发复杂,她意识到自己不仅在医术上逊色于李焕,就连医者仁心也略逊一筹。

这时,

徐奉年装作若无其事地推门而入,众人默契地转移了话题,徐奉年也识趣地没有点破。

早膳过后,李焕在徽山闲逛。经过昨夜之事,山上众人对他格外恭敬,所到之处无不礼遇有加。

这般待遇让李焕颇为受用。

他暗自思量,是否该向轩辕敬诚讨要一处山间宝地,在此开设医馆。

毕竟,

救活轩辕敬诚一事已让他在江湖声名鹊起,前来求医者必定络绎不绝。

然而直到日暮,除了几个染了风寒的徽山弟子外,竟再无他人登门求医。

\"奇怪。\"

李焕百思不得其解。

\"有何奇怪?可是疑惑为何求医者寥寥?\"

端木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正是。\"

李焕转身颔首。

\"消息传播需要时日,再过半月,你怕是想清闲都难。\"

经端木蓉解释,李焕这才明白是消息滞后的缘故。这个时代的江湖,讯息全靠人马传递。

因此,

暂时无人问诊也在情理之中。

\"找我何事?\"

李焕直视端木蓉,这位镜湖医仙素来无事不登三宝殿。

\"想与你做笔交易。\"

端木蓉直言不讳。

\"交易?\"

李焕眉头微蹙:

\"若是想换《黄帝内经》就免了,此物我绝不外传!\"

“非是全书。\"

端木蓉摇头道:”只求换取其中阴阳行篇,包括七灯续命术在内。\"

《黄帝内经》乃医家至宝,她自知拿不出等价之物。

\"阴阳行篇?倒可商量。不过,你以何物相换?\"

李焕略作沉吟。

\"镜湖医书!\"

端木蓉取出一卷典籍,正是镜湖山庄镇庄之宝,集历代先贤心血所着。

虽不及《黄帝内经》珍贵,却也是杏林瑰宝。

\"贪多无益。《镜湖医书固然珍贵,但我已有《黄帝内经》,恕难从命。\"

李焕摇头拒绝。

他又不是轩辕敬诚那样的书痴,要这许多医典何用?

\"如何才能换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