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风云人物(2 / 4)

过那位中年男子,发现对方虽年岁已高,眼神却透着股独特的威严。

结合陈所长尊称其为钱老,此人必然是……

何裕柱回过神来,朝陈兴业点头道:“嗯,昨晚下了火车,简单整理后就赶过来了。”

听到何裕柱的回答,中年男子眼中闪过一丝专注,上下打量着他。

"何裕柱同志?”

见到何裕柱年轻模样,中年男子不禁好奇,主动发问。

"您是……”

何裕柱并未直接回答。

"咳咳。”

陈兴业在一旁轻咳两声,改口道:“钱老,没想到何工今日回所,要不我们重新商议?”

陈兴业语气试探。

对此,中年男子爽朗一笑,点头回应,看向何裕柱的眼神中满是兴趣。

……

约两小时后,在何裕柱和陈兴业的注视下,钱老在两名警卫陪同下离开304研究所。

汽车渐渐远去,何裕柱和陈兴业这才收回视线。

此刻,何裕柱仍觉得一切如梦似幻。

尽管起初陈所长的称呼已让何裕柱有所猜测,但当那位老人亲口确认时,他的心情依旧难掩激动。

没错,这位钱老正是带领新中国突破核技术的关键人物。

即便何裕柱凭借系统取得了诸多成就,但面对这样的传奇人物,他内心依然充满敬意。

通过刚才的交流,何裕柱得知,钱老为何会离开科研一线,转而来到304研究所,全因自己。

钱老刚完成了一个国家级项目,正处短暂休整期。

而何裕柱在国内科研界的声望颇高,组织上可能有意栽培他,便将相关资料送至钱老处。

毕竟,两人的研究方向有不少契合之处。

阅读了何裕柱的履历与成果后,身为权威的钱老罕见地来到四九城,只为亲自见这位年轻人一面。

当然,他还带来了另一个惊喜——准备授予何裕柱一级工程师称号。

这并非临时起意,而是钱老深思熟虑后的决定。

尤其是了解到何裕柱近三年在北方的工作后,钱老不仅力排众议,还动用专机返回四九城,只为一睹这位年轻人风采。

"柱子,祝贺你!我们研究所竟也出了个一级工程师。”

刚才,何裕柱与钱老在办公室对话时,作为研究所所长的陈兴业只能在一旁旁听。

听闻两人对话后,陈兴业心里毫无怨言。

钱老的专业知识远超他,这是毋庸置疑的。

至于柱子,别看他年纪轻,却能与钱老顺畅交流,还不时提出让钱老认可的独到见解,这样的水平,陈兴业自知难以企及。

这也是他为何真心祝贺柱子。

柱子已有诸多研究成果,陈兴业对柱子过去三年的成就也有所耳闻,尽管他这个级别无法全面了解细节,但从点滴中已感受到柱子能力之强。

在国内,三十岁前成为一级工程师堪称前所未有的壮举,而以柱子目前的成绩,绝对实至名归。

更何况,这项决定由钱老亲自敲定,交流之后,陈兴业相信钱老心中已有定论。

"陈所长,这份成就离不开研究所的培养,以及上级组织的支持。”

晋升一级工程师近在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