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自豪(2 / 4)

p>无缝钢管涉及国防战略技术,即便是在北方这样的工业中心,何裕柱也会受到高度重视。

此前,上面曾与何裕柱商讨此事,却被他礼貌谢绝。

单从个人情感来看,何裕柱绝不会舍弃自己的家庭,离开家乡前往北方。

况且,去北方的理由不过是当地的重工业条件优越、技术水平高、基础设施完善。

即便如今四九城的发展不如从前,何裕柱也毫不担忧。

他拥有系统的支持,个人能力不会受到环境限制。

另外,北方虽基础设施完备,但相应地,人员构成更为复杂。

那里是老大哥重点援助的地区,不仅有本国人才,还有来自其他国家的帮助,加上长期接受外界支援形成的特殊氛围,何裕柱并不确定自己是否能适应。

相比之下,留在四九城,他可以更专注地投身工作。

他们研发的技术与设备完全由本国自主完成,无需担心被他人制约。

陈兴业看着何裕柱,感慨道:“柱子,虽然我很欣慰你的选择,但内心仍感愧疚,担心这里的环境可能影响你。”

这是他的真心话。

从道理上讲,像柱子这样的优秀人才,陈兴业希望他永远留在304研究所,这样他将来取得的成绩也会让自己脸上有光。

毕竟,他是研究所所长。

然而,从国家利益出发,柱子的才华应当发挥在更重要的地方。

对此,张兰教授也有同感,但她深知何裕柱的选择经过深思熟虑,因此并未多言。

何裕柱依旧笑着向陈兴业解释:“所长,今后不必再说这些话了。

我现在已经是304研究所的一员,无论在哪里为国家效力都一样。

如果按照您的逻辑,当初我们十四科室刚成立时研究无缝钢管时谁能想到会有成果呢?有志者事竟成,不去北方未必是坏事,我们自主研发,不受制于人,岂不是更好?”

柱子的话让陈兴业眼前一亮,他似乎看到了新的方向。\"有志者事竟成,不受限于人,有你在,我们国家的发展不会比其他国家差!”

会议结束后,何裕柱径直来到十四科室的实验室。

现在,十四科室因成果显着,研究所专门划出一层楼供其使用,整栋实验楼的二层全部归十四科室支配。

这里有四间实验室和两间办公室,这样的待遇在整个研究所里都是独一无二的。

尽管如此,其他科室和研究人员对此毫无怨言。

毕竟十四科室的成绩摆在那儿,反而激发了不少人对他们的羡慕,许多研究员都希望能有机会调入十四科室。

何裕柱走进实验楼时,十四科室的成员正在实验室校对和优化数据。\"何科,您来啦。”

看到何裕柱,大家都热情地打招呼。

然而,何裕柱并没有摆出科长的架子,而是主动上前查看大家的实验进展,并适时提出建议。

这种融洽的研究氛围,在研究所里并不多见,因此十四科室的口碑不仅靠无缝钢管的成绩,何裕柱的个人魅力也功不可没。

由于刚完成无缝钢管的大项目,十四科室目前没有新的具体任务,只有一些零碎的技术维护和保养工作。

这也是正常的,毕竟刚刚完成了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