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电风扇?(3 / 5)

何裕柱而言难度不大。

他甚至没有绘制初稿,直接定下了最终方案,并将自费购置的材料安排妥当。

"各位师傅,今天麻烦大家按照图纸操作即可。”

何裕柱对二车间的几位高级技工说道。

就在这一刻,车间门口出现了几个熟悉的人影。

"厂长,孙主任,你们来了?“

何裕柱看见厂长和孙胜利以及其他几位领导到来,立刻热情地打招呼。”何工,我听说你要在第二车间开工了?还让我看了图纸,难道是要在这里生产风扇吗?

"

作为见过世面的厂长,仅凭几句消息就能大致猜到事情的原委。

何裕柱坦然承认:

"厂长,上次电路老化,又看到一车间同事们在酷热环境下工作,我就想试试能不能帮上忙。

"

这不是虚夸,他确实有这个念头,不过初衷是先让家人享受成果。

厂长对此并无异议,原本他还以为何工只是打算在这里做一些研究院不便开展的测试。

谁料何工竟想独立打造一条生产线?

厂长眼中闪过一丝亮光,这对何裕柱这样的专家或许不算什么,但对工厂而言,若新产品无问题,收益相当可观。

大约一个小时后,经过锻造、冷却、铜线与线路的组装,一个白色外壳的东西由程建军和一位工人递了过来。

"成功了。

"

"这是什么?不是说要造电风扇吗?这真的是电风扇?

"

程建军和其他几位工人手持白色电风扇,迎着厂长、孙胜利等人的惊讶表情,缓缓走来。”何工,刚装好,请您过目是否满意。

"

程建军主动发言,脸上带着几分好奇。

这段时间,程建军对何工的能力有所了解,作为一位正儿八经的六级研究员,设计一款新的电风扇对他来说并不算难事。

程建军在工业部也掌握了一些相关数据。

然而,当他看到刚刚组装完成的这台电风扇时,却感到困惑。

在那个年代,电风扇通常是一种大扇叶、吊装在屋顶上的设备,由于工艺限制,扇叶又大又笨重。

可他们组装出的却是一个长约60厘米、宽约30厘米的白色盒子,尺寸与程建军认知中的电风扇完全不同。

虽然这盒子里确实有扇叶,但非常小巧,且完全隐藏在白色外壳内。

何裕柱接过设计图纸后简单查看,点了点头,表示没有问题。

尽管那个年代的机械化程度不如后世,但工人们的技艺依然精湛,从图纸制作的零件丝毫不逊于机器生产的产品。

"应该没问题,接上电源试试吧。”

何裕柱轻轻开口,示意程建军接通电源。

在一旁观看的厂长和几位车间主任再也按捺不住好奇心。”何工,这是你设计的电风扇?这东西怎么使用?”

他们心中的疑问比程建军还要多。

轧钢厂也有电风扇,但都是挂在天花板上的大型扇叶。

没人见过这样的白色盒子式电风扇,而且它看起来这么小,真的能用吗?

何裕柱笑着让他们继续观察。

很快,程建军接通电源,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