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叹息道,年轻时即使受伤也能很快恢复,如今却是回天乏术。
他估计自己还能撑半年,已是不易。
杨佩元见徒弟柱子天赋群,欣慰之余亦有隐忧。
半年时间或许足够他掌握所需技艺。
何裕柱听闻师傅言辞,内心惭愧。
他承诺尽快学会药膳配方,亲手为师傅调理身体。
然而,杨佩元虽感宽慰,却深知此事不易,自己恐难等到那一刻。
杨佩元安慰柱子继续专注武艺修行,待提纵术达到高深境界,将有一份特别的奖励相赠。
……
相较于所谓的礼物,何裕柱更关心师傅的健康。
传授武艺之恩,只愿尽心尽力,不负初心。
他并未过多关注所谓的大礼,而是全身心投入提纵术与太极元功的修炼中。
临行前,他嘱咐师傅安心休养,自己定会勤加苦练。
告别师傅后,何裕柱径直返回家中。
夜风微凉,他走到四合院门前,拉了拉单薄的白衬衫。
这是去年节日时父亲何大清特意为他定制的。
母亲早逝,家中无人擅长针线活,只能依赖外出务工的父亲偶尔添置新衣。
即便如此,这样的待遇已属难得。
在这个年代,许多家庭连基本温饱都难以保证,兄弟姐妹共穿一件衣服的现象屡见不鲜。
尽管初学国术,何裕柱仍觉自身尚需磨炼,未能抵御四季变化带来的影响。
何裕柱感受到身体的微凉,轻轻摇头。
等工资了,他打算给雨水买几件新衣裳。
但转念一想,自己还得买辆自行车,再加上练武的开销,顿时感到头疼。
钱完全不够用。
回到小院,他直接把今日的饭盒送到贾家,这是易忠嗨交代的。
接过饭盒时,贾张氏笑容满面,这菜相当于白地的。
东旭拜了个好师傅啊!
"
柱子,一起吃吧?"
贾张氏看着准备离开的何裕柱邀请道。
她可不是突然善心大,而是尝到了甜头。
鸿宾楼的菜确实不错,何裕柱每天除了送来这个饭盒,想必还有别的。
要是能一起吃,岂不是可以蹭饭?
想到这些,她连之前和何裕柱的小矛盾都忘了,笑得像朵花似的。
"
不了,我怕吃不习惯。
"
何裕柱摆摆手回屋了。
贾张氏朝他的背影啐了一口,然后走到床边喊:"
东旭,吃饭了。
"
不得不说,何裕柱带回来的饭盒还挺管用。
几天前,东旭还卧床不起,只能在床上吃饭。
吃了昨天的红烧排骨后,脸色都有改善。
可见身体虚弱加上缺乏营养,情况有多糟。
贾家在四合院里不算富裕,贾父去世早,没留下什么财产。
贾张氏好吃懒做,即使抚养东旭,也是时紧时松,指望她攒钱是不可能的。
所以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就是东旭当学徒后的工资,家里的伙食可想而知,既没油水也没营养。
正常人都撑不住,何况是体弱多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