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老朱什么时候变得那么“虚心纳谏”了?(2 / 3)

日前来面见父皇,实际目的是想多要一点银子的,

只是因为遇上林豪这个“对头”,

遂想着先暂时放下要银子的事,和皇兄们“一致对外”,

但朱允炆这个比自己还年长几岁的腹黑侄儿,对他来说是一个比林豪还要“大”一级的“对头”,

能让朱允炆吃瘪,

他不介意支持林豪一回。

朱樉也反应过来,当即朝父皇一拜找补道,“父皇,儿臣想了想,林大人提荐高官虽有逾矩之嫌,但户部的确需要一个有能力的尚书来管一管了。”

“赵勉贬官这阵子,户部连最基本的及时拨款都做不好,实在是太不应该了。。。”

朱棣本想打定了主意,安安静静地做一个“透明人”,不引起父皇的注意力,

但想到能让朱允炆吃瘪,

他也按耐不住开口附议林豪的谏言,“父皇,诸位兄弟和林大人说的有理,”

“户部需要有能之人来管,”

“目前看来,郁新是最合适的人选,”

“至于,他右侍郎的资历有欠缺,那并不重要。”

朱元璋本想训斥林豪狂悖,逾矩提荐高官,

可听完儿子们“几乎一致”的表态,

他已顾不上训斥林豪,只是皱眉看着奏疏上“郁新”的名字,陷入了深思,

林豪这混球与郁新素无瓜葛,这般贸然提荐,与他跟卓敬之间的私怨脱不开干系。

不过,这郁新的确是一个有才能之人,

整个户部就属他最懂如何管理财税。

而卓敬虽然是左侍郎,且学识广博,

但他并不专精于财税,

咱当初将卓敬从宗人府经历的位置上,把他提拔为户部左侍郎,也是出于历练的考虑,想着找机会再提拔他做一部的尚书,

赵勉近期因罪被咱贬官,正是咱提拔卓敬的好时机。

可当下又是咱解海收税方案实施的关键阶段,

需要户部和海关司紧密协调,

更懂财税,又与林豪没矛盾的郁新,确实是当户部尚书的最佳人选,

不过,咱还是得先想办法安置好卓敬,再正式提拔郁新。

“尔等说的都有道理,”

“户部尚书一职补缺的事,咱会尽快安排,”

“这样吧,即刻起,户部与海关司财税协调的事,就由郁新全权处理。”

林豪眉头微挑,

老朱说的是,补缺户部尚书,而不是说提拔卓敬,

而且还直接让郁新和我接头办差?

老朱他这是听取了我的谏言了?

他什么时候变得那么“虚心纳谏”了?

他不是应该先猜忌我的动机,再劈头盖脸地训斥我逾矩么?

这太不合理了!

秦、晋、周、宁等四王听到父皇的话,却是神色复杂,

听父皇的意思,是不打算提拔卓敬了,

允炆无法掌控户部是好事,

可父皇却是对林豪这厮过于“言听计从”,

居然连高官的人事安排都听这厮的谏言了,

得想办法压一压这厮的气焰才行。

朱棣顿感诧异,

想不到林豪在父皇心目中的份量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