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打交道,除了叫得响,一无是处!”
“像海禁涉及国防军务,情况复杂,”
“你不懂行,就不要掺和了。”
朝臣队列里的方孝孺,见林豪被两王言语“夹击”,顿觉浑身舒坦,
见皇孙用眼神和微动作,暗暗朝自己这边传来跟进的暗示,
他当即出列拜道,“陛下,臣也有奏!”
“敢问林大人,你的法子是想着去收取海贸商税,”
“可是想收贸易税,最起码得有需求吧?”
“我大明,泱泱天朝上国,物产充沛,无所不有,”
“哪里会大量需要买海外番邦的东西?”
黄子澄也马上跳出来助力方孝孺,说道,“臣附议方大人所言,”
“不仅是我大明百姓,不需要海外番邦的东西,”
“而且海外番邦也无福消受我大明的物产,”
“众所周知,海外番邦民智未开,与野人无异,”
“他们有钱银买东西吗?还是拿石头、贝壳、兽骨跟我朝以货易货?”
说着,他看向林豪,沉声说道,
“林大人,陛下宅心仁厚,屡次宽赦你悖逆死谏,祸乱朝堂的行为,”
“可你不该仗着这份恩典,肆无忌惮地乱提谏言。”
黄、方二人起头之后,
一众文官们感应到“节奏”,纷纷出列,言辞激烈地抨击林豪,
“臣也有奏,黄大人所言极是,商税开源根本就是大错特错,朝廷想创收还是得重农,多鼓励垦荒。”
“林大人分明就是在哗众取宠,一年就能保证国库充盈?简直可笑。”
“海禁涉及国防,林大人强行把它与财政开源说到一块,完全就是驴唇不对马嘴。”
“臣附议秦王所言,海禁是国防要策,关于大明社稷命运,哪里是能讨论的?”
“没了海禁,沿海百姓的安全如何保障?周王殿下说的对,林豪只顾着拍脑袋,一点不顾实际情况。”
“林豪又在非议国策,请陛下不要再姑息他。”
“言官的谏议奏事权被如此这般滥用,林豪这是在渎职。”
“国有国法,林豪悖逆猖狂,必须得严惩。”
“。。。”
队列中的赵勉,看着几名操着南方口音的官员,在猛烈地抨击林豪,心里开始变得没底,
朝堂诸公反对解海禁的态度,
比老夫想象中的要坚定上许多,
秦、周等几位殿下,还有黄、方等东宫系大人反对是因为他们痛恨林大人,在借机唱反调,
可是其他一些江南沿海出身的大人,却是实打实地因为担忧利益受损才站出来痛斥林豪,
像吏部右侍郎顾行峰,工部郎中陆守善,刑部员外郎庄云志等等几人骂得最凶,
他们分别出自沿海的松江、宁波、台州三府的大族,
海禁一旦被解除,对他们背后的家族可没好处。
这个时候,老夫要是站出来附议林豪的谏言,
只怕要被一起喷死,
可是不出面表态,又是“临阵脱逃”,
不仅林豪回头会怪罪老夫,
老夫也没给出应对陛下搞快钱难题的法子,
呜呼,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