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 唐伯虎的感慨(2 / 5)

声,脸上写满了不屑,仿佛听到了一个天大的笑话。

“你会弹唐伯虎的名曲《天籁之音》?你这不是开玩笑嘛!

当今社会,能弹奏此曲的人屈指可数。”

然而,片刻之后,他眉头微微皱起,神色变得认真起来,心中涌起一丝疑惑,再次看向张其金,追问道:“你真的会弹唐伯虎的《天籁之音》?”

他的眼神中既有怀疑,又带着一丝期待,仿佛希望张其金能给他一个惊喜。

“嗯,这并非难事。

我坚信自己演奏此曲,定不会仅停留在地籁与人籁的境界,必定能奏响那至高无上的天籁之音。”

张其金目光坚定,语气中充满自信,仿佛他已然站在了音乐的巅峰。

他的眼神望向远方,仿佛看到了那美妙的音符在空气中跳跃,奏响一曲震撼人心的乐章。

这里张其金提及的天籁、地籁和人籁,乃是音乐境界的不同层次。

在音乐的广袤天地里,天籁堪称至高境界,其声音美妙绝伦,宛如来自天际的仙乐,令人陶醉其中,无法自拔。

所谓籁,原指从洞孔中出的声音,后引申为自然界的风声、潺潺的水声、悦耳的鸟声等诸多美妙音响,如“天籁无声”

“鼓角凌天籁,关山倚月轮”

等诗句,便是对其生动的描绘。

天籁之音,仿若天上传来的圣音,正如那句“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

,让人对其充满了无尽的遐想与向往。

在古代,曾有“三音”

的精妙定义,其中古琴之音被视为天籁,土埙之音为地籁,昆曲之音则为人籁。

张其金深知,《天籁之音》既然是由古琴弹奏而出,且为唐伯虎的绝技,那必然蕴含着凡的魅力,定不会让人失望。

“天籁”

一词,不仅代表着自然界那些凝聚天地、日月精华的声响,如风声、鸟声、泉涌、流水声等,还寓意着诗文所呈现出的天然浑成之美。

后世常将那些不事雕琢、自然质朴却充满韵味的诗歌赞为天籁之作。

在通俗的用法中,“天籁”

常被用来形容声音动听至极,宛如仙乐。

张其金并不知晓,此次晚会的演奏曲目其实早已选定,那便是陶笛大师宗次郎先生的《故乡的原风景》。

这曲子堪称经典中的经典,其难度之高,在业内也是声名远扬。

能够流畅完整地弹奏此曲的人,必定具备八级以上的高水平。

至少唐绍春深知自己难以驾驭,因为这曲子所营造的意境太过高远。

它宛如一幅绚丽的画卷,将自然风景的绝美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在曲子中巧妙地折射出一种充满禅意的生活方式,恰似禅宗的“自性清净”

说,追求的是最上之禅,从空出有,如同莲花般清净不染,凡脱俗。

“你是仅仅会弹,还是能够熟练弹奏?”

唐绍春试探性地问道。

他心里清楚,若说会弹,自己看着曲谱也能勉强为之,只是度稍慢,手法生涩。

只有真正熟练掌握,那才称得上专业水准。

他的眼神紧紧盯着张其金,试图从他的回答中找到一丝信心。

“应该算熟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