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西军钱庄(3 / 5)

西凤烈 梦煮青梅 2724 字 4天前

里,除了商品名、发放数量等信息,领用状态一栏是专供文吏盖章确认用。印章分为领用、兑换、核销等类,由后勤官专人负责使用、保管。

印刷精美的军官证和士兵证除了麟府军,其余军区全部执行。刘錡还是按惯例通报了折可求,只是麟府军早就成了折家杨家的私军,对这个不感兴趣,刘錡倒也不强求。

军官和士兵拿到之后,对图案正中的“锥枪”非常欢迎,都觉得这是士兵地位的象征。也觉得这种形式很新颖,也很方便。特别是军官证比士兵证制作得更精美,待遇也高出不少,让普通士兵们非常羡慕。

刘錡还顺势对官兵们的军饷待遇进行了一番调整。普兵按一个月一贯,精兵按一个月三贯,取消伍长,保留什长,一个月五贯,什长之上是都头,一个月十贯,都头之上是部将,一个月二十贯,部将之上是副将,一个月一百贯,副将之上是主将,一个月三百贯,主将之上是统帅,一个月五百贯。

这个标准已经比其他军州的正规禁军都要高上不少了,更何况军饷折算的实物都是经过仔细核算而确定的固定价格,不受市价波动影响,无形中实际价值又高出不少。如此一来,好多秦凤军的老兵生活标准高了好大一截,特别是没有什么家庭负担的军人,结余比例很大,等到退伍,娶媳妇盖房子都不会有问题,因此都对刘錡感恩戴德。

刘錡还鼓励士卒婚配,女子们都以嫁给西军士兵为荣。

当然,麟府军没有这些待遇,他们属于私军,一切由家主说了算。尽管心里羡慕,也不敢说什么。折可求、杨宗闵更是不好提出什么要求,当初西军整编的时候,不愿意交出军队一同整编,童贯调兵的时候,也没有和刘錡一致行动,现在当然也不好说什么。

士兵证制度实施之后,对应的就是完善的军籍制度和赏功抚恤制度。

有了这些基础工作,刘錡立刻着手建立钱庄。明月主管此事,派出受过刘錡专门训练的影卫,带着一帮刘錡精挑细选出来的账房先生,去各军区军营里设立钱庄。

影卫的挑选训练已经成了每年的例行工作,童军营里每年都有年纪达标的孩子,被挑选出来,一部分进入影卫训练,一部分进入各部匠作营,还有一部分跟着明月学习管账本事。

二夫人出面筹建钱庄,各部主将自然不敢怠慢,无条件配合,钱庄在极短时间内就建立起来并开始运营。

钱庄是个新事物,因此,目前只开展最简单的业务,也就是最简单的保管、记账和兑换,其他的慢慢再来。二夫人亲自作保,大家当然也放心,去钱庄办理存取业务的士卒慢慢的多了起来。

刘錡把包括折可求、杨宗闵在内的所有主将、副将、部将以及主管级文官召集在一起,就钱庄的事情向大家做了说明。

刘錡说道:“钱庄的功能有很多,在这里一时也说不完,也说不太清楚。总之,是一个对大家都很有利的事。如果运营得好,盈利不可计数!”

众人一阵唏嘘,王猛说:“錡哥儿你说怎么办就是,说太多我也听不明白,我只知道跟着錡哥儿不会吃亏就是。”

李孝忠也笑道:“此言正合我意,将军怎么说,我就怎么办!”

史斌、邵兴等人自是出声附和。

折可求、杨宗闵也道:“九哥儿具体说说,我等要怎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