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五岔口(3 / 5)

西凤烈 梦煮青梅 2729 字 3天前

西北保安军北边的一座堡垒。宋朝一直用筑砦战术蚕食西夏,西夏人被逼得没办法,也跟着修筑城寨予以对抗。

城寨不大,位置十分险峻,卡在山崖和河流之间。城墙由黄土夯成,两丈高,七尺厚,十分坚固。护城壕沟又深又宽,沟中全是削尖了的木桩,只有城门吊桥可以通行。

刘錡就是上一次攻打臧底河的时候,穿越过来的。

等刘錡赶到,种师道部已到达臧底河外围正准备发动攻击。

刘錡向种师道请战,种师道笑道:“九郎不必着急,巩州军新建,缺乏经验,不适合攻坚。我命你部在主力左面扎营,负责拦阻西夏援军,可不得放过来一兵一卒。”

刘錡躬身应诺,知道这是种师道关心自己,尽管如此,交办的任务也十分重要。上次刘仲武就是因王德厚防守不利,才功亏一篑吃了大亏。

刘錡深知兵贵神速,回营后,立刻率全军直奔臧底河西北方而去。

上一次王德厚负责左翼防守,却因贪功,不肯远离臧底河,在平地结阵,让西夏军从容集结“铁鹞子”发动冲击,结果被一举击溃,要不是自己穿越了,这一世的刘錡也直接挂掉了。

这次刘錡算是吃一堑长一智,一边率部直奔臧底河西北方,一边把探马都放了出去,四处探路。

臧底河城一边靠山,一边临河。宋军只能从臧底河南面强攻,偏偏南面又是臧底河城最为险要的方向。夏军援兵想增援臧底河,只能从洪州南下,走臧底河西北面,渡过浑州川,才可以到达臧底河城下。

一路急行,一日以后,王猛来报,探马在臧底河背面,寻得一处名叫五岔口的险要处,为洪州到臧底河的必经之路。

刘錡大喜,命全军加快速度,一日之后,赶到了五岔口崾崄。

五岔口崾崄是一处山峰,山脚下沟壑纵横,两侧全是险峻的山地,沟底最宽不过二百米,窄的地方只有五十米左右,的确是一个打伏击的好地方。

一行人来到半山腰,王猛指着脚下一条南北向的沟谷说道:“禀报指挥使,此谷名唤保娃沟,长约二十里,出谷三十里便可到臧底河城。”

刘錡道:“此地虽然险峻,但是过于窄小,夏军只能蛇形而过,我军兵力不多,估计无法彻底困住夏国援兵予以全歼。”

王猛看了看刘錡,心道,没想到少将军的胃口挺大啊!

这时,探马来报,种师道部已于两日前就将臧底河团团围住,并开始强攻,臧底河守军约有夏兵五千余人,拼死抵抗。宋军久攻不下,战况甚是惨烈。西夏左厢军援兵一万五千人已从洪州出发,其中有一千铁鹞子,其余俱是轻骑,脚程甚快,还差一日便可到达五岔口。

刘錡果断下令,令李孝忠率步营在出谷口安营扎寨,多挖壕沟,坑穴,多撒蒺藜,竖立栅栏,枪盾兵在前,弓弩手在后,务必抗住夏军冲击。

王猛带骑兵营在李孝忠部背后,建立第二道防线,万一李孝忠部拦不住,则尽量与其缠斗,拖延夏军赴援速度。

刘錡率中军和亲兵营带着辅兵,在峡谷两侧砍伐树木,准备大石,并集中军中携带的所有各种“雷”,争取将夏军截断一部予以歼灭。

刘錡又命何藓将火枪兵埋伏在两侧山腰,不得命令不能擅自开火。

一切准备停当,整个山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