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整饬九边,自有圣心独运!
臣……臣方才失言,实乃关心则乱,惶恐无状!
一切……一切但凭陛下圣裁!
臣……绝无异议!”
台阶!
一个无比谦卑、无比恭顺的台阶!
陈恪主动认错!
主动收回了那“摘冠赴死”
的威胁!
姿态放得极低,将所有的决定权,看似毫无保留地交还给了嘉靖帝!
这一招“以退为进”
,妙到毫巅!
他先用最决绝的姿态,彻底堵死了所有退路,将杨顺的罪状钉死,将“不杀杨顺”
的后果无限放大,逼迫嘉靖帝必须正视问题的严重性。
然后,在嘉靖帝即将被彻底激怒、帝王尊严受到挑战的临界点,他主动“认错”
,收回“狂言”
,将“最终决定权”
恭敬地奉还给皇帝。
表面上,是皇帝乾坤独断,但实际上,嘉靖帝面前只剩下一条路——处死杨顺!
因为陈恪已经用“死谏”
证明了此事的无可争议性,他认的错只是“方式不当”
,而非“事实有误”
。
嘉靖帝深不见底的眸子中,那丝冰冷的愠怒悄然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洞悉一切的玩味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欣赏。
“好小子!”
嘉靖帝心中暗赞,“进退有据,刚柔并济!
先以雷霆之势破局,再以谦卑之态收场。
既达到了目的,又保全了朕的颜面。
这份心机手段,这份对帝王心思的揣摩……当真是……有趣!”
他瞬间看穿了陈恪的把戏,却也认可了这份“识趣”
。
陈恪的“认错”
,给了他最需要的台阶和最体面的收场方式。
代价无非是嘉靖帝心中那一闪而逝的不快,以及可能留下的一丝芥蒂。
但陈恪相信,以嘉靖帝的精明和务实,他绝对能理解自己此举的初衷和必要性。
为了九边稳固,为了军心振奋,牺牲一个杨顺,扳掉严嵩一条臂膀,对嘉靖而言,利远大于弊!
果然,嘉靖帝脸上那丝冰寒彻底褪去,他缓缓开口,声音恢复了惯有的平淡无波,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陈卿忧国之心,朕深知。
然,御前失仪,妄言生死,确属不当。
念你伤体未愈,心忧社稷,此番……便不追究了。”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下方神色各异的群臣,最后落在面如死灰的严嵩身上,声音陡然转冷,如同金铁交击:
“至于杨顺!
身负守土之责,御敌无方,致使虏寇长驱直入,京畿畿涂炭!
更兼谎报军情,欺君罔上!
其罪昭昭,罄竹难书!
不杀,不足以正国法!
不杀,不足以慰忠魂!
不杀,不足以安军心民心!”
“传旨!
宣大总督杨顺,即刻革职拿问!
抄没家产!
三司会审,依律定罪!
着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严查其渎职纵敌、欺君罔上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