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困局与焦虑(1 / 3)

一个星期的时间,在紧张而充实的培训中转瞬即逝。

临时培训车间里的景象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初的混乱和生疏被一种井然有序的专注所取代。

老工人们虽然动作依旧称不上迅捷,但那份沉稳、细致和一丝不苟的态度,却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生产节奏。

陈卫国老师傅因其出色的稳定性、一丝不苟的态度以及在老工人中天然的威望,被破格提拔为这条新生产线的临时线长。

他戴着老花镜,胸前挂着一个李鹏飞给他的小哨子,穿梭在练习工位之间,不时停下来低声指点几句,或者示范一下关键动作,颇有些老派工匠督导的风范。

工人们也服他,愿意听他的。

李鹏飞那边也是日夜兼程,新的生产线设备已经开始陆续进厂,安装团队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基础安装和线路铺设。

一切看起来,似乎都在按照明朗规划的那条艰难却充满希望的轨道前行。

然而,在这看似平稳的表象之下,一股焦虑的情绪开始如同暗流般在管理层蔓延,最终汇聚到了高艺文这里。

作为销售和市场端的负责人,高艺文的神经始终是绷得最紧的。

她每天不仅要应对现有渠道对光速G1的催货,还要不断规划和预热即将到来的A1300的上市推广方案。

她的案头,摆放着密密麻麻的渠道铺货计划、媒体投放排期、线下活动策划……所有这些宏伟蓝图,都建立在一个最基本的前提上——有货可卖。

这天下午,她拿着初步拟定的A1300首月销售目标——五万台,再次找到了正在培训车间和许晚晴一起观察进展的明朗。

“明朗,晚晴姐……”

高艺文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她将手里的文件夹递给明朗:“这是市场部做的A1300首月推广和销售预案,目标是五万台。你们看一下。”

明朗接过文件,快速浏览着,许晚晴也凑过来看。

预案做得非常详尽,从线上各大论坛的预热灌水,到核心城市线下体验店的搭建,再到与电信运营商合约机套餐的洽谈,一环扣一环,显示出高艺文团队极高的专业性。

但看完之后,明朗和许晚晴都沉默了。

高艺文看着他们的表情,心里的那根弦彻底绷紧了,她忍不住用手指敲着文件夹,语速加快:“预案做得再好,也得有产品支撑!我现在最担心的就是产能!按照现在这个进度,李鹏飞那边的新生产线,就算设备安装顺利,调试、试产、爬坡……一环扣一环,我保守估计,一月底,第二条生产线能稳定下线合格品,就已经是烧高香了!”

她越说越激动,脸上写满了焦灼:“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整个一月份,我们几乎不可能有大规模的A1300成品入库!那我们二月份拿什么去狙击摩托罗拉A1200?等我们的产品能量产铺货,人家的市场认知度和渠道都已经建立起来了!我们所谓的‘狙击’,就会变成一个笑话!到时候,我们投入的巨大营销资源,全部都会打水漂!”

她看向许晚晴:“晚晴姐,你是知道的,你应该最清楚,没有产量,我们所有的市场投入都是在烧钱,而且烧得毫无意义!”

许晚晴的脸色也同样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