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一季度毛利率提升4.1个百分点,单车均价上涨9000元,反映“清单式成本管理”已削减数十亿元冗余成本。若极狐品牌年销量突破15万辆(当前年化约11.2万辆),固定成本摊薄后单车盈利有望转正。
北汽将考拉/T1置于跃升计划首位,因它们同时解决三大战略需求:
规模基石:以价换量冲刺50万辆目标,触发盈利拐点;
技术通道:平民车型验证尖端技术,反哺高端品牌溢价;
生态入口:亲子场景占据家庭消费入口,衍生价值远超车辆本身。
最终目标是通过规模效应(2027年)+结构优化(享界占比提至1/3),将极狐毛利率从-14.9%(2024年)转正,而当前亏损本质是新能源市场头部竞争的必然代价。
简单理解就是通过推动极狐T1的销售来拉动极狐整体销量,销量的提升会反哺供应链,实际可以让整个极狐供应链成本大幅降低;极狐销量上升刺激北汽蓝谷营收成长,有利于11月的定增可以顺利完成,募集的资金主要用于享界开发;享界高毛利可反哺极狐品牌研发;政策倾斜,湖南省“制造强省”政策补贴,株洲基地每辆电动车获地方补贴5000元。
北汽集团的算盘打得还是很响的,要说对国家政策补贴方面的研究,北汽集团确实有一定的优势,现在就看下半年市场的反馈。
北汽的“算盘”本质是一场合规的资本效率游戏:
短期看T1:用10万级市场的“极致性价比”换取规模,对冲株洲基地闲置产能,压降供应链成本;
中期看定增:用营收高增长吸引战投,为享界技术迭代输血,巩固高端市场话语权;
长期看反哺:用享界的高毛利反哺极狐技术升级,最终实现“高端养平民”的可持续循环。
这里面还有一个关键环节,就是极狐T1和考拉都承接了类似比亚迪天神之眼C的基础智驾功能,以普惠的车型给消费者带来智驾体验,最终打击的还是这方面完全没有还手能力的燃油车体系。
极狐T1/考拉的普惠智驾策略,本质是用新能源的“智能化长板”击穿燃油车的“成本优势短板”,其战略价值甚至高于单纯的价格战:以“油电同价智驾”收割燃油车基盘用户(尤其首购年轻群体);培育用户智驾习惯,为高阶功能(如华为ADS3.0订阅制)铺设转化路径。
极狐T1采用了大疆车载(现为卓驭科技)的低成本智驾方案
极狐T1官方确认搭载5颗毫米波雷达+12颗超声波雷达,支持自动泊车和高速领航辅助,但未配备激光雷达,传感器组合与大疆车载的7V/9V方案高度一致。
功能上仅覆盖ACC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自动泊车等L2级基础功能,未提及城市NOA(需高算力+激光雷达),符合大疆中低阶智驾方案的定位。
极狐T1选择大疆车载智驾方案是明确的低成本策略落地:
成本优势:硬件投入控制在8000元以内,为大空间/设计配置留出预算空间;
场景匹配:基础L2功能覆盖通勤刚需,避免用户为冗余功能付费;
战略协同:支撑北汽“以价换量”的核心目标,为后续享界反哺研发蓄力。
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