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藏经阁与“知识付费2.0”(1 / 3)

手握一千贡献点的“巨款”和那枚沉甸甸的筑基丹,孙建感觉自己像个突然中了彩票的穷小子,走路都轻飘飘的。但他很快冷静下来,深知在这修真界,实力才是硬道理,财富和资源必须尽快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修为。

他的首要目标,是藏经阁。

凭借大比奖励的三个月二层阅览权限,孙建第一次踏入了青垣宗藏经阁的二层。与一层那种类似公共图书馆的开放氛围不同,二层更加安静、肃穆,空气中弥漫着古籍特有的陈旧墨香和淡淡的灵气。书架皆是灵木所制,上面摆放的不再是普通的玉简,而是一卷卷兽皮古籍、一枚枚灵光内蕴的传承玉珏,甚至还有一些以特殊金属箔片记录的功法。

这里的典籍,涉及更深奥的功法、更精妙的法术、更专业的修真百艺知识,远非一层那些大路货可比。当然,查阅所需的贡献点也高得吓人,动辄数十上百点。

孙建如同掉进了米缸的老鼠,眼睛都在放光。他并没有急着去寻找什么惊天动地的神功秘籍——以他的五行伪灵根,那些要求单一属性灵根精纯度的顶级功法跟他基本无缘。他的目标很明确:基础理论,尤其是关于五行原理、灵气本质、肉身经脉、神魂识海等方面的系统性论述,以及那些冷门、偏门,甚至被视为“无用”的杂学、异闻录。

“《五行源流考》、《灵气性质辨析》、《人体小宇宙论》、《奇经八脉与周天运转新解》……”孙建如饥似渴地翻阅着这些在别人看来枯燥无比的典籍。他强大的理论分析能力和工科思维在此刻发挥了巨大作用,许多晦涩难懂的理论,他都能结合前世的科学知识(哪怕是类比)进行理解、拆解,甚至试图找出其中的“规律”和“优化空间”。

他发现,这个世界的修真理论,虽然玄妙,但在系统性和逻辑严密性上,似乎有所欠缺,更多依赖于经验和感悟。而这,恰恰是他的优势所在!

除了理论,他还特别关注了炼器、阵法、符箓相关的进阶知识。尤其是千机阁一脉的一些非核心典籍,里面那些天马行空、充满“机械美感”的设计思路,让他大受启发。

“原来阵法节点还可以这样并联,以减少能量损耗?”

“这个符箓结构利用了灵气的‘波粒二象性’?(他强行类比)”

“炼器材料预处理,竟然要考虑晶体结构的定向生长?”

他一边阅读,一边在自己那本狼皮“工作手册”上疯狂记录,画满了各种结构图、流程图和只有他自己能看懂的符号公式。

偶尔,他也会遇到柳芷晴。她似乎是来查阅丹道典籍的。两人相遇时,只是微微点头示意,并无多言。但孙建能感觉到,柳芷晴看他的眼神,少了几分最初的清冷和审视,多了几分认可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好奇?或许是因为他在戒律堂的那番表现,以及他此刻选择的阅读方向,都显得与众不同。

这一天,孙建正在研读一本名为《混元一气说》的残本,里面提到了某种设想:将五行灵气视为一体,统合炼化,而非分而治之。这理念让他心跳加速,感觉似乎触摸到了某种适合自己灵根的道路。

正当他沉浸其中时,一个略带戏谑的声音在旁边响起:

“哟,这不是我们的大比黑马,孙师弟吗?怎么不去找那些漂亮师姐师妹,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