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中华美食外交(2 / 4)

舍,他将这段“酱油历险记”绘声绘色地(当然,是用他那依旧蹩脚的英语夹杂着丰富的肢体语言)讲给了室友迈克听。

迈克,这个性格开朗、心地善良的黑人小伙,已经成了苏哲在异国他乡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朋友,也是他的“义务英语陪练”。

听完苏哲的“悲惨遭遇”,迈克笑得前仰后合,差点从床上滚下来。

“ohan,Su!Vegar!hahaha!Youshouldhaveseenyourface!”迈克一边捶着床板,一边抹着笑出来的眼泪。苏哲也有些无奈地跟着笑。

为了尽快攻克语言关,苏哲几乎是逮着迈克就不停地“骚扰”。从训练内容到日常生活,从天气状况到明星八卦(虽然他认识的NbA明星远比好莱坞明星多),他都努力地用英语和迈克交流。

迈克虽然有时候被他那带着浓重口音、语法错误百出的“苏式英语”逗得捧腹大笑,但却非常有耐心,总是一遍遍地纠正他的发音和用词。

“Su,listencarefully,”迈克一本正经地指着数字“3”,“It’s‘three’\/θri?\/,toweenyourteeth,likethis…‘th’…‘three’.Not‘tree’\/tri?\/!Atreeissothggreenthepark,youknow?”

苏哲涨红了脸,努力地伸出舌尖,模仿着迈克的口型,发出含糊不清的“斯…瑞…斯瑞…”的声音,听起来更像是某种神秘的咒语。

“hahaha!close,close!Keeppractig,buddy!”迈克拍着他的肩膀,笑得像个偷到鸡的狐狸。

苏哲也不气馁,拿起小本本,认真地记下“three”和“tree”的区别,以及迈克教他的发音技巧。他知道,每一次被纠正,每一次被嘲笑(善意的),都是他进步的阶梯。

他甚至开始在睡前听英文广播,看没有字幕的美剧,虽然大部分时间都是云里雾里,但他相信,耳濡目染之下,总会有潜移默化的效果。

时间来到了周末。

没有了高强度的训练,苏哲感觉整个人都轻松了不少。他摸了摸口袋里省下来的零花钱——这是他刻意从每周的生活费里一点点抠出来的。

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心中萌生:何不露一手,做几道家乡菜,犒劳一下自己的胃,也顺便……进行一下“中华美食外交”?

说干就干!

他再次“勇闯”超市,凭借着上次的“经验”和手机翻译软件的辅助,磕磕绊绊地买回了番茄、鸡蛋、鸡翅、可乐,以及一些基本的调料。

宿舍楼里有一个公共厨房,设施相对简单,但对于苏哲来说,已经足够了。

他系上临时找来的围裙(其实是迈克的一件旧t恤),深吸一口气,开始了他在这异国他乡的第一次“厨艺展示”。

番茄炒蛋,这道国民家常菜,看似简单,却最考验基本功。苏哲在国内时,母亲也教过他几手。他笨拙地打着鸡蛋,切着番茄,油烟机呼呼作响,锅碗瓢盆叮当作响。

很快,一股浓郁的、带着番茄酸甜和鸡蛋焦香的独特气味,开始从公共厨房弥漫开来。

这股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