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五x乱俄(2 / 4)

人。

因为他始终坚信自己是最优秀的,而其他人不过都是该仰望自己的存在。

这种人,哪怕暂时风光,终究也会引发祸端。而他的坠落,毫无疑问会比原本历史上发生得更早。

“无论如何,现在这局面让人头痛。托洛茨基是不会停下来的,至少在他把西伯利亚的反布尔什维克势力彻底清除之前。”

原本汉斯希望的是列宁与托洛茨基内斗,导致科尔尼洛夫在西伯利亚得以存续,局势陷入僵持。

但现在,托洛茨基杀了列宁,还把罪名扣到了科尔尼洛夫头上。

这等于是逼得红军与白军必须血战到底。

虽然这会大大削弱苏维埃俄国的国力,但相应地,之前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白军,也有很大概率会被碾碎。

别看托洛茨基是个空想家,他在军事上却出奇地现实。

就算英国提供援助,白军的战力也很难说比红军更有优势,白军更强这种话,他就算张嘴,也说不出口。

“而且无论俄罗斯内战如何收场,斯大林都会提前登场吧。”

哪怕是红军胜了,那也不过是场代价惨重的皮洛士胜利,届时托洛茨基的地位肯定会动摇。

若是败了,就更不用说了。

不管内战走向如何,最后能笑到最后的,都是斯大林。而苏维埃俄国必然元气大伤。

这正是让他感到不安的根源。

“唉......总之,现在我们该做的,还是做我们能做的事吧。”

“我们能做的事?”

“保住白军。”

事已至此,或者说既然事态已经发展到这种地步,那他们就得更积极地推动苏维埃俄国衰弱的目标。

“就算整个西伯利亚不现实,至少也得设法把远东俄罗斯从布尔什维克的势力范围中分离出去。”

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意外地成为“刺杀列宁凶手”的科尔尼洛夫,以及白军,都必须挺住。

......

“同志们,我们不久前失去了苏维埃俄国的一位英雄。我们失去了人民的朋友与伟大的领袖。”

1915年11月1日。

莫斯科红场仍笼罩在悲伤之中,人们尚未从列宁之死中恢复过来,他的遗体未能入土为安,而是被制成了标本。而就在这片沉痛的气氛中,继承他意志的列夫·托洛茨基登上讲坛,发表了演讲。

然而,托洛茨基并未真正成为人民委员会主席。

因为如今的苏维埃俄国,并不是托洛茨基一人执掌大权,而是由他与斯大林、布哈林,以及布尔什维克元老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共同组成的集体领导体制在维系国家运作。

这是为了在列宁遇刺事件后换取布尔什维克内部的合作而达成的妥协。出人意料的是,托洛茨基对此欣然接受。

毕竟没人否认,现有集体领导中,托洛茨基才是当之无愧的首脑。而在托洛茨基看来,除了他自己,其余人不过是随时可以被清除的陪衬罢了。

这种想法固然极为傲慢,但托洛茨基却理所当然地抱持着这种信念,自信满满地继续发表他的演说。

“而我们的领袖、英雄、朋友——是被你们都熟知的人民之敌,拉夫尔·科尔尼洛夫,用卑鄙手段所害!这个曾妄图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