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力求让先帝满意。
先帝在腾云楼中品尝过无数美味,对这里的厨艺赞不绝口。
他曾笑道:“腾云楼之美食,乃天下一绝。”
此言一出,腾云楼更是名声大噪,成为了京城中不可或缺的一处名胜。
如今,先帝已逝,但腾云楼的故事,仍在京城的街头巷尾流传。
正因为如此,如今腾云楼的消费价格也早已是高不可攀。
能在里面用餐的,不是皇亲贵胄,达官显贵,就是商贾富豪,文人墨客。
普通百姓只能望而却步。
此时,正值晌午时分,腾云楼里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古朴的木质地板上,映出一片片金黄。
二楼的雅间内,窗户外斜射的阳光映照着几位京城着名的公子哥与名门千金的身影。
他们身着华服,品着美食,聊着闲天儿,享受着冬日暖阳的惬意。
雅间很大,里面摆了两张大圆桌,中间用屏风隔开。
公子哥们一桌,千金小姐们一桌。
“你们知道吗?北关驻军元帅赵樽,昨天已经回到京城了。”
魏丞相的儿子魏成一脸神秘的说道。
魏成与魏丞相长得有七分相似,一脸奸猾之相。
他油光亮的头下,是一双滴溜溜乱转的小眼睛,嘴角挂着轻浮的笑,衣着华丽却难掩其纨绔之气。
他的眼神时不时在屏风上映出的女子倩影上流转,眼神里满是轻佻与玩味。
“你啥时候看到的?不是流传说他拥兵自重吗?怎会轻易交了兵权回京城?”
一个公子哥夹了一筷子菜放进嘴里。
然后一边嚼,一边随意的说道。
“切!
我爹昨日回府亲口说的,那还能有假?听说,他一进宫就将兵符交给了陛下。”
“这事,我也听我爹说了。”
另一个公子哥说道。
“那赵樽凭自己的威名,让北方三国闻风丧胆,其实我还挺佩服他的。
啧啧啧,如此的晓勇之将回京赋闲,真是可惜了。”
另一名公子哥也加入了他们的讨论阵营。
几个公子哥在这边讨论北关英雄赵樽。
屏风的另一边,本在和闺蜜们品评诗词的长乐郡主,听到赵樽已回京,她的芳心猛然一动。
长乐郡主苏婉澜,是皇后的弟弟,冠军侯家的千金,她应该称呼景帝为姑父。
她生性娇纵,相貌平平却身世显赫。
因和皇子们一起在国子监念过几年书,懂得些诗词,在她有意无意的炫耀下,博了一个京城才女的美名。
长乐郡主七八岁的时候,第一次进入国子监就正好碰到十二岁的赵樽,课间休息在花园里舞剑锻炼。
赵樽强壮英武的身影落在她的眼里,让她驻足不前。
那个时候,小小的她就对赵樽一见钟情,立誓长大后一定要嫁给赵樽为妻。
每天课间休息,她都会躲在假山后偷偷的看赵樽习武。
有时候还会从家里带了好吃的点心,让丫鬟去送给锻炼后的赵樽垫吧肚子。
可惜,他们相处了没几天,十二岁的赵樽就奉父亲之命,去了北关军营历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