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需依赖高频共振体触发’——这和我们发现的地下基地墙体震动频率一致!7.83赫兹,地磁共振频率。”
沈逸迅速调出之前的热成像图,叠加文档中标注的“初始节点布局”。两个图形边缘几乎重合。
“不是巧合。”他说。
三人继续筛查。二十分钟后,林悦标记出第二处真实信息:“‘意识同步率超过临界值后,现实边界将出现裂隙’——这句话出现在三个不同章节,表述略有变化,但核心一致。”
张远也找到一处:“这里提到‘能量闭环依赖外部观测者介入’,和‘观察者’这个名字对上了。”
沈逸逐一核对,最终锁定三处稳定锚点:
一、现实规则可重构
二、玩家意识为能量源
三、关键触发者代号:Y-01
最后一个词条出现时,他的手指顿了一下。
“Y-01?”林悦看向他,“这是谁?”
沈逸没回答。他在系统底层数据库中见过这个编号。那是他刚绑定天选系统时,生成的第一个身份标识。此后从未在任何正式记录中出现。
“他们知道我。”他说,声音很平,却让空气沉了一截。
“什么意思?”张远皱眉,“你是说……你被盯上了?”
“不只是我。”沈逸调出档案末页,“看这里。”
文档底部有一行小字:
**阶段一完成度:83%**
“83%。”林悦喃喃,“还差17%就完成了。他们在等什么?”
“等一个节点。”沈逸说,“或者等一个人。”
张远猛地站起身:“那我们刚才的行动,是不是早就被算进去了?潜入、拷贝、破译……全在他们的计划里?”
没人反驳。
沈逸关闭主界面,立即执行三项操作:切断所有外部网络接口,启用备用离线服务器存储已破译内容,设置自动销毁程序以防强行入侵。
“现在怎么办?”林悦问。
“先确定他们到底想干什么。”沈逸重新打开“关键变量”章节,放大Y-01的相关段落。尽管大部分内容被混淆,但仍有一句保留了原始格式:
**“Y-01具备系统原生兼容性,是唯一可稳定承载维度跃迁的个体载体。”**
林悦盯着这句话看了几秒,忽然抬头:“所以他们不是在利用你……他们是需要你。”
沈逸沉默。
张远走到门边,检查电磁屏蔽门的状态。指示灯显示“待命”,但他还是手动重启了一遍系统。
“不能再用主网了。”他说,“接下来所有操作都走离线模式。通讯、训练、数据交换,全部断开外联。”
“不止是网络。”沈逸调出基地三维图,“地下通道只有一条出口。如果对方掌握我们的位置,物理攻击随时可能发生。”
“那就加固防线。”张远从装备舱取出两枚脉冲器,“我能把它们改装成区域警报装置,接在通道两侧。”
“做吧。”沈逸说,“另外,在控制室加装应急电源。一旦主供电中断,备用系统必须能在五秒内启动。”
林悦已经开始编写监测程序。她将Y-01作为关键词单独标记,并设置追踪规则:只要系统检测到任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