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 外汇储备(3 / 5)

里正在响着一阵凄婉的音乐,这不是留声机,而是朱琳新买的录像机。

    伴随着中日关系的推进,友谊商店里面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日本货,包括电子产品。

    而日本的JVC公司在1976年推出的自己的盒式录像机以及自己的盒式录像带,打破了索尼制定的标准,成了如今市面上最畅销的录像机。

    友谊商店那边,也进了一批货,朱琳第一时间就买了。

    之所以是第一时间,那是因为友谊商店的经理通知的她,现在京城友谊商店那边也知道朱琳手里有大量的外汇券了,来了什么好东西,都会第一时间通知朱琳。

    朱琳也是来者不拒,反正按照李长河的话来说,就是要把外汇券使劲地花,才能给国家创汇。

    更何况录像机这种跟他专业对口的产品,有了这玩意儿,就不用跑放映室了,可以买了录像带自己在家看。

    现在的她就跟龚雪,在家里看电影。

    看的片子巧了,是黑泽明的《罗生门》

    “长河,快来看。”

    看到李长河进来,朱琳急忙冲他招手说道。

    “算了,你们看吧,我要去洗个澡。”

    《罗生门》他早就看过了,剧情也知道,要是跟他们一起看,保不齐就要剧透,那样是很没意思的。

    所以,还是让她们自己思考着看吧。

    李长河去书房的卫生间里面洗了个澡,换了身衣服,然后又坐在了书桌前面,打算把它未完成的,继续写一点。

    这一写,就到了晚上十点。

    晃了晃发酸的手腕,李长河看着自己写的稿子,然后丢在了一边。

    这些写出来,其实不代表是定稿,后续李长河或许还会随时修改。

    也得亏了他现在没有经济压力,写起来全凭喜好,这要是指望着吃饭的话,光改稿能改的他烦死,尤其还是手写。

    想到这,李长河其实无比的怀念想要有一台电脑。

    其实现在也有打字机,米国那边大名鼎鼎的华人富豪王安推出的所谓“个人电脑”,其实就是带检索和编辑功能的打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