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冷的风裹着几分凉意,顺着窗缝往屋里钻,吹得窗台上的蒜苗微微晃了晃。香玲正低头给调皮的孙子小长征缝补上衣磨破的袖口,银亮的针脚刚在蓝布上走了半圈,院门外突然传来“咚咚咚”的敲门声——力道不轻不重,却在封控多日的寂静村子里,显得格外清亮。
“来喽!”她连忙放下针线,指尖还沾着点白棉线,起身时带起的衣角扫过缝纫机,三步并作两步跑到院门口。拉开老旧的木门闩时,“吱呀”一声响,刺眼的阳光瞬间涌进来,晃得她下意识眯了眯眼,随即就看见村口方向驶来一辆蓝色三轮车,车斗里堆得冒尖的蔬菜,绿的圆白菜裹着白霜,白的大白菜裹着外层老叶,红的西红柿像小灯笼似的嵌在绿叶间,连顶花带刺的黄瓜都还沾着新鲜泥土,一股清清爽爽的菜香顺着风飘进院子,勾得人心里发暖。
骑车的是村里治安联防的老周,脸膛晒得黝黑,车斗边还站着两个穿蓝色防疫服的年轻人,防护服上沾了点尘土,胳膊上别着的“防疫物资配送”红袖章倒鲜亮得很。老周把车停稳,从怀里掏出个皱巴巴的牛皮纸小本,指尖在纸页上滑了两下,低头念道:“香玲是吧?许前进许书记家的?这是你家的菜。西红柿5斤,圆白菜10斤,大白菜20斤,黄瓜5斤,辣椒2斤——都在秤上称过两回,差不了半两,你放心。”
他一边说,一边弯腰从车斗里拎起装菜的粗网兜,网眼勒着菜梗,递到香菱手里时,沉甸甸的分量让她手腕微微往下沉。“谢谢,真是太谢谢你们了!”香玲连说了好几声感谢,眼眶都有点发热——封控这几天,家里的菜窖早就空了,昨天小长征还扒着厨房门框喊“奶奶,我想吃西红柿炒鸡蛋”,她只能蹲下来哄:“再等等,等村里消息,很快就有了。”
“不客气!”穿防疫服的小伙子摆摆手,声音隔着口罩有点闷,却透着实在,“这是村里刚下的通知,给每家每户送的应急菜。账我都记这小本上了,先吃着,钱的事别操心,现在还没定价呢,等解封了再说。”
香玲点点头,刚要把菜往屋里搬,就看见丈夫许前进从厕所里?匆匆赶回来,裤脚沾着点湿泥,手里还攥着张报纸,尽管现在是用手机看新闻的年代了,可许前进依旧保持着看报纸的习惯,每次都是新宇下班后路过他家把村里大伙看完的报纸带过来,让许前进再阅览一番的,这几乎成了不是规定的规定。“快搭把手!”香玲朝他喊了一声,许前进快步跑过来,一把接过最重的那袋大白菜,胳膊肘夹着就往厨房走,掂量了两下,脸上满是惊喜:“这么些菜?村里真给送了?我还以为得再等两天呢!”
“可不是嘛!”香菱笑着把装西红柿的网兜拎进厨房,刚要找搪瓷盆来装,就听见堂屋传来脚步声——公公许前进从厕所出来了,手里还端着个掉了瓷的搪瓷缸子,看见满地摆着的蔬菜,眼睛一下子亮了,凑过来问:“啥?发菜了?”
他蹲到菜堆前,粗糙的手指摸了摸圆白菜的嫩叶,又轻轻捏了捏西红柿的软硬度,转头看向香玲时,语气里还带着点不敢相信:“等等……这是二赖叔那事儿办成了?”
“那还用说!”香玲正拿抹布擦厨房的灶台,听见这话忍不住笑了,“昨天二赖叔在村民微信群里说,保准让大伙三天内吃上新鲜菜,你还跟我嘀咕,说他就是爱吹牛、瞎咋呼。现在菜都送到家门口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