圾;一会儿要协调停车场的位置,村里的晒谷场都临时改成了停车场,还是不够用,他又在村尾腾了块空地;还要跟商户们商量,怎么把“葫芦湾热”
长久地维持下去,别让热度过去了,日子又回到从前的冷清。
那天他在村委会接待了一批文旅公司的考察团,对方捧着厚厚的合作方案,指着其中一页说:“我们想开‘葫芦湾体验游’,让游客能跟着剧里的情节走——去晒谷场体验割麦捆麦,去老屋里学纺线织布,还能跟着村民一起做农家饭,就做剧里的玉米饼子、南瓜粥。
您觉得怎么样?”
东子握着方案的手都在抖,指尖有点凉,他连连点头,声音都带着雀跃:“好,太好了!
这正是我们想做的!”
当晚就召集村干部开会,笔记本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字,最后一行画了个圈,写得格外用力:“要让游客不仅来看剧里的葫芦湾,更要爱上真实的葫芦湾,让村里人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傍晚时分,夕阳把葫芦湾染成了暖融融的橘黄色。
村口的老槐树下,二懒正给几位游客讲当年周美丽救落水娃的事儿,讲得眼眶红,游客们也听得眼睛湿润;美丽市的灯还亮着,周美丽正弯腰整理刚到的红枣,嘴里轻轻哼着剧里的插曲,调子软乎乎的;东子站在村委会门口,手里拿着“剧情路线”
规划图,跟几位村民比划着哪里该立指示牌,哪里该搭个小凉棚,脸上满是干劲。
远处传来孩子们的笑声,是村里的娃带着游客的孩子在田埂上追蝴蝶,扎着彩带的风筝飞在夕阳里;农家院里飘出的饭菜香漫过院墙,是玉米饼子的焦香混着南瓜粥的甜香,勾得人肚子咕咕叫;游客们的谈笑声也飘过来,有人说“明天要去剧里的老井打水”
,有人说“得跟二懒叔再合张影”
。
这些声音混在一起,像一热闹又温暖的歌,绕着葫芦湾的山山水水,久久不散。
许前进站在自家院子里,望着眼前的一切,手里还攥着早上跟徐大国通话的手机。
风从院墙外吹进来,带着麦秸秆的焦香,跟剧里的味道、跟记忆里的味道,一模一样。
他知道,《爱在葫芦湾》不仅让更多人知道了葫芦湾的故事,更让这个沉寂了多年的小山村,重新焕了生机。
那些藏在时光里的平凡与温暖,那些普通人的真情与坚守,终究被看见了、被记住了。
而葫芦湾的故事,还在继续往后写着——写着游客们的笑脸,写着商户们的忙碌,写着东子和村民们的干劲,写着更热闹、更红火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