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我要做到人定胜车(2 / 5)

那个最佳平衡点罢了。

现在陈向北要做的事情,就是通过录像加回忆,来找寻练习赛过程中熟悉的手感,以及关于赛车调校方面的精准反馈。

相比较嘈杂的赛道,宁静的夜晚更适合思考。

时间就这样到了第二天周六,陈向北早早就跟技师组成员抵达p房,一同完成对赛车的三练调校。

“更改为中等偏高下压力方案,我需要更多的弯道速度。”

“前翼角度进行调整,确保前轮有足够的抓地力,尤其保证高速弯入弯时候的精准角度。”

“悬架调软,提高赛车机械抓地力。”

陈向北一条条非常精细的说出自己想法,这是他昨晚上统计出来的反馈结果。

站在旁边的泽野弘树听到更改方案,思考片刻后反问道:“这套方案重点放在前轮转向,却更容易引发后轮打滑,你能把握住吗”

“至少前轮拥有抓地力,能带来弯中修正的机会。”

陈向北没有给出肯定,亦或者否认的回答。

原因很简单,没谁敢说自己能完全掌控一辆转向过度的赛车。

马格努森对f1赛车的转向不足跟转向过度,有过一句非常经典的评价。

转向过度就是车尾撞墙,转向不足就是车头撞墙。

这句话足以形容操控f1赛车的难度。

陈向北能做到的事情,就是通过自己这辈子绝佳的车感,去感知赛车尾部在弯道里面的滑动,然后通过不断修正来维持切线。

这点就是维斯塔潘驾驶红牛赛车的操作一样。

某种意义上来说,上辈子陈向北的偶像是舒马赫,“老师”却是维斯塔潘。

不管你是否喜欢他的风格,都不得不承认他的车技。

甚至单论硬实力,维斯塔潘跟舒马赫放在f1历史gota级别车手里面,属于唯二两个大六边形战士。

塞纳不够稳,教授不够快,阿隆索太独,汉密尔顿太摆,维特尔挑车。

这两人或许某项技术达不到世界第一,比如说不够塞纳快,亦或者不如教授稳。

可f1巅峰车手同样存在着木桶原理,没有短板才能称之为最强!

陈向北上辈子几乎看过维斯塔潘几乎全部的f1比赛,对于他的驾驶风格跟操控技巧再熟悉不过,既然红牛赛车的转向过度没有办法修正,那么就靠着自己绝对实力去不断修正。

人定胜天或许达不到,却做到了人定胜车!

“光凭借修正的话,将会损失很多弯道时间。”

泽野弘树皱着眉头回了一句,他好歹拿到过日本超级方程式冠军,对于弯道修正这一套怎么会不了解。

每一次方向盘的转动,哪怕仅仅影响到千分之一秒的速度,积少成多到最后说不定就会有零点几秒的损失。

就在这个时候,奥德托的声音从背后响起。

“赛车调校从来没有绝对的最优解,需要我们根据车手反馈、实时数据、以及具体的赛车特性做出取舍。”

“泽野,相信北。”

奥德托经历过舒马赫的调车时代,如今陈向北给他的感觉,就如同当年在法拉利跃马王朝时期一样。

直觉告诉他,陈向北已经有了答案!

“我知道了,奥德托领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