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章 天外来客(二章合一)(3 / 6)

里去?’”

    --------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将演员必备的创作素质归纳为“七力四感”。

    七力: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感受力,思考力,表现力,适应力,判断力。

    四感:信念感,形象感,幽默感,节奏感。

    说来容易做来难。许多演员都能将这套东西背诵得滚瓜烂熟,实操起来,仍是尿泡一个。

    绍光济早已做好NG个十次八次的准备,因为天君首次出场这段戏,正是最需要“七力四感”的一场。以叶初的资历,绍光济压根儿不信她能一条过。

    叶初的作品,绍光济看过不少。毕竟要拍戏,总得看看自己的主演是个什么人。叶初的演技很好,这是当然的。但人性有余,神性不足,也是事实。

    艾晓东就曾对绍光济说起,叶初的角色都是如此典型的人类,野心家,理想家,小村庄做题家,完美符合人们善恶观的侠客——唯一一个缺点火候的角色是《幸福街》中的叶小初,工具人味道太重,不过也和神不搭边。绍光济深以为然。

    这场戏,经过后期剪辑和特效处理,无疑会成为电影中的经典场面。但剥去层层后期特效和剪辑效果,核心情节其实简单得令人发指:叶初出场,站在人群外看了一会儿,然后走到人群中央。

    什么史诗感、画面构图,那都是绍光济后期堆上去的玩意儿!

    年轻演员,最容易掌握不好火候。在绍光济想象中,这场戏叶初要么演得寡淡如水,如同街溜子串门;要么演得过于油腻,中二病爆棚。总之,非得好好调教一番不可。

    可叶初,竟然完美地复现了绍光济的构想——不,甚至于,绍光济想象中的天君,就是她这个样子!

    一举一动,一行一步,一颦一笑,连绕过人群时的动作幅度,都与绍光济预想中别无二致。叶初仿佛读取过绍光济的大脑,精准地出现在每个构图中最恰到好处的位置上,停留分秒不差的时间,再一丝不苟地离去!

    这样的处理,让叶初在每个画面中,都有一种抽离感。明明大家身处同一镜头,叶初却好像和旁人不在一个图层上。

    神不需要大喊大叫,虚张声势。神也不需要通过慢动作、慢镜头来渲染气场。饰演神,最重要的,就是做着和旁人一样的事,却显得与别人不一样。也就是传说中的主角光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