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里的火堆,烟雾往上走,或者被门口的风吹得往里头去,众人避开面对堂屋门的那个位置,
一早熬好的骨汤,滋味香醇,加了茱萸花椒葱姜蒜酱油,调出来的蘸料味道滋味也不错,
虽然比不上有辣椒或者麻酱,但在这时代已经算是香辣可口了。
全都是吃火锅的熟手了,要吃什么就在锅里自己捞,赵大娘坐在桌边,一个劲儿的往锅里下菜,
忙得都没吃上几口,林兰华饭吃得少,基本都是在锅里捞菜吃,
好些她都爱吃,不过孕妇不好吃得太烫,免得激到肚子里的孩子,赵大成给她和赵桃桃都单独拿了一个海碗,
两人要是什么,说一声,就有各自的男人伸手去锅里捞出来,提前给她们放凉,
偶尔两人也自己瞅准了,伸筷子去捞,不过火塘里的火有些熏手,林兰华夹了几回,就不乐意自己夹了,
她肚子大了,坐在凳子上,伸长手往前屈,掖着肚子有些不舒服,赵大成自己边吃,边顾着媳妇,不一会儿就吃得满头大汗了。
热火朝天的吃完了火锅,两个男人和赵大娘手脚利索的撤了锅和火架子,没吃完的菜,赵大娘全都拢装在一个木盆里头,
擦了满头的汗,洗了碗筷,大家伙围着火塘低声聊着天,
“有这么一个火在,就算烧不大,也有点人气,要是一家人冷冷清清的在这儿坐着,坐不到片刻就散了,”
赵大娘见大家围着火,笑道,
霍成哈哈笑道:“伙伴伙伴,有火才有伴,”
他语气诙谐,林兰华他们都被逗得哈哈大笑,
“就是你讲得这个道理,有这火,才有点人气,”
赵大娘和林兰华她们三人转瞬就开始说着、念着孩子的事儿;赵大成和霍成偶尔听她们说几句,偶尔也聊两句地里的活计,县里各种粮食的价钱……同样谈天说地。
地里的土豆眼看着能收了,外头正是闹饥荒的时候,他们也不敢让土豆在地里多耽搁,两人又商量了一番,家里的骡车如何调度?
张家兄弟是一早就和他们打过招呼,到时候借他们家的骡车,帮着拉两车土豆,桂花村离旮旯地有些个距离,要是纯靠人力背,费时费力,
这一段日子,赵大成和他们又走得近,自然欣然同意了。
还有就是林家那边,林家、林大伯家、林大牛家,估摸都要用到他们家的骡车,还有其他人家可能也会来借用,幸好黄大黄二家的土豆,就种在家门口,否则他们要来借骡车,骡子还更加劳累。
爬坡上坎,山里的路不好走,一到收粮食的时节,家里的壮劳力简直当牲口在用,
村中要是有人家有骡车、驴车这些,村里人自然是抢着借,周二刚家的驴车是没啥指望了,
一村子里的同族亲眷,驴子的时间早早就被提前订下了,近段日子是一日空闲都落不下。
“家里的骡子这几日给它多吃点,攒好了力气,后边可要劳累了,够得它忙活,”
赵大娘听了这话,笑呵呵道:
“一年四季,骡子牲口还能偷闲,也就这段日子和秋收的时候,劳累,哪像咱们,是一日不得闲,”
他们家的骡子伺候得不错,长得油光水滑,四肢健壮。
霍成也是笑道